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校读“脱离蒋介石以后”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脱离蒋介石以后》与《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可以说是姊妹篇,两文不但在内容上互相关联,而且写作时间也很近。它们是郭沫若在大革命历史转折时期写作的两部纪实作品,是郭沫若革命文学创作的真正起点,在当时引起很大的震动,至今仍有着不可忽视的思想认识价值。同时做为一种审美形式,对形成郭沫若纪实作品独特的风格也有着开创的意义。
作者
宋彬玉
机构地区
中央民族学院
出处
《郭沫若学刊》
1992年第4期72-76,共5页
Journal of Guo Moruo Studies
关键词
纪实作品
写作时间
校读
历史转折时期
李宗仁
文学创作
汪精卫
我自己
汪先生
内山完造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1
唐见林.
郭沫若与《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回忆郭老写给父亲的三封信[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4,38(1):70-72.
被引量:2
2
沈卫威.
新发现国民党南京政府一九二七年通缉沈雁冰(茅盾)、郭沫若的原件抄本[J]
.新文学史料,1991,0(4):221-22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韩诚,赵洁.
郭沫若与《请看今日之蒋介石》[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5):80-8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张武军.
如何讲述1927年的文学与历史?——各种文献史料的限度与可能[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4(1):217-233.
被引量:1
2
熊权.
革命的思想逻辑——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再解读[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9(4):71-83.
3
熊权.
立足本土的“突变”:郭沫若与20世纪20年代社会科学思潮[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24-129.
被引量:1
1
韩戍.
老朋友眼中的鲁迅[J]
.文学教育,2013(10):9-9.
2
崔永元.
又见鲁迅[J]
.教育文摘,2013(6):40-41.
3
周海婴.
关于父亲的死[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1,0(11):98-102.
4
刘凌.
《鲁迅增田涉师弟答问集》中译本简介[J]
.鲁迅研究动态,1989(9):59-61.
5
徐文军.
《聊斋》痴说[J]
.蒲松龄研究,2001(3):36-45.
6
王海燕.
一部不容忽视的小说——《歧路灯》考论[J]
.学术探索,2006(6):110-113.
7
“那不可以”[J]
.鲁迅研究月刊,1994(2):58-58.
8
乐朋.
温情的鲁迅[J]
.杂文月刊,2017,0(9):28-29.
9
戈宝权.
鲁迅和内山完造的友谊——纪念内山完造先生诞生一百周年[J]
.鲁迅研究动态,1985(1):13-19.
被引量:1
10
建中,萧耘.
简讯[J]
.鲁迅研究动态,1986(3):3-4.
郭沫若学刊
199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