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目的文学风景线──近年文学旗号之我见
出处
《创作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3-37,共5页
Criticism and Creation
-
1於可训.小说界的新旗号与“人文现实主义”[J].文学评论,1996(2):76-83. 被引量:7
-
2潘凯雄,王必胜.话题纷纭:’94文坛新气象[J].当代作家评论,1995(2):4-16. 被引量:2
-
3恒学.寂寞中的呐喊 窘困中的突围──'94文学旗号之我见[J].云梦学刊,1995,16(2):62-65.
-
4张连营.困顿中的诞生——新状态文学散论[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2):53-56.
-
5戴阿宝.“新状态”命名:一种“涂抹”的批评观[J].求是学刊,1998,25(3):72-75. 被引量:1
-
6张炯.从解构到重构——也谈九十年代文学的“新状态”[J].文艺争鸣,1994(5):8-13. 被引量:4
-
7李洁非.“态度”的选择[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1995,0(6):26-28.
-
8张彩红.论“新体验小说”的自然主义倾向[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28(3):72-75. 被引量:1
-
9孙英.“新体验小说”《预约死亡》中的人道主义解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5):58-59. 被引量:1
-
10刘乐群.同流合一 难以分辨——从《预约死亡》与《非仇》的比较看“新体验”与“新状态”[J].当代文坛,1995(1):1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