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蚕丝文化概论
被引量: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是蚕丝的发源地,栽桑养蚕制丝织绸是我国古代对世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国蚕丝已深深地渗透到历代社会的诸多方面,对政治经济、社会组织、哲学宗教、文化艺术、生产生活等产生过重大影响,从而形成独具风格的蚕丝文化,成为中华浩瀚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作者
李荣华
陈萍
机构地区
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丝绸学院
出处
《蚕学通讯》
1997年第3期28-32,共5页
Newsletter of Sericultural Science
关键词
蚕丝文化
蚕丝行业
丝物质
制度文化
丝绸服饰
民族文化
民族精神
精神文明
时代精神
精神生产
分类号
S88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273
引证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59
参考文献
3
1
余涛.
丝绸文化与文化丝绸[J]
.浙江丝绸工学院学报,1993,10(3):14-20.
被引量:4
2
赵丰.
桑林与扶桑[J]
.浙江丝绸工学院学报,1993,10(3):21-25.
被引量:11
3
周膺.丝绸史与美学[J]丝绸,1987(07).
共引文献
13
1
王永礼.
蚕与龙的渊源[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3):68-71.
被引量:6
2
曾艳红.
唐诗中的蚕桑题材及其审美意义[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09,18(4):22-25.
被引量:1
3
曾艳红.
唐诗中的蚕桑题材及其审美意义[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5):55-58.
被引量:3
4
曾艳红.
丝绸文化视阈中的唐代丝绸与唐诗[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2):155-158.
被引量:8
5
丁志平,苗海青,莫森耀,聂开伟,曹建勤.
蚕丝宣纸的文化价值[J]
.江苏丝绸,2012,41(1):27-31.
被引量:4
6
金华亮.
丝绸文化对唐诗的渗透和影响探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15):165-166.
被引量:3
7
李发,向仲怀.
先秦蚕丝文化论[J]
.蚕业科学,2014,40(1):126-136.
被引量:12
8
廖江波.
“丝绸之路”上丝绸时尚文化与中国形象的构建[J]
.服饰导刊,2019,8(2):82-87.
被引量:1
9
瞿萍,郑骥.
女教传统视阈中的古代采桑女形象源流探析[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5):135-145.
10
任佳佳,穆旭忻.
“采桑”图像流变及背后的文化内涵[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2(6):80-84.
同被引文献
273
1
李花祥,邹祝娟.
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调查与研究[J]
.农技服务,2008,25(9).
被引量:4
2
袁宣萍.
论我国装饰艺术中植物纹样的发展[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91-95.
被引量:20
3
邓广铭.
唐代租庸调法研究[J]
.历史研究,1954(4):65-86.
被引量:10
4
范家伟.
六朝时代岭南地区经济物产考[J]
.农业考古,1999(3):263-270.
被引量:5
5
唐云明.
我国育蚕织绸起源时代初探[J]
.农业考古,1985(2):320-323.
被引量:19
6
荥阳青台遗址出土纺织物的报告[J]
.中原文物,1999(3):4-9.
被引量:21
7
张松林,高汉玉.
荥阳青台遗址出土丝麻织品观察与研究[J]
.中原文物,1999(3):10-16.
被引量:52
8
陈玉寅.
江苏吴江梅堰新石器时代遗址[J]
.考古,1963(6):308-318.
被引量:78
9
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J]
.文物,1980(5):1-15.
被引量:184
10
辽宁朝阳魏营子西周墓和古遗址[J]
.考古,1977(5):306-309.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
25
1
陈雅茹.
江南蚕桑文化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湖州市蚕花节为例[J]
.汉字文化,2022(19):75-77.
被引量:1
2
陈萍.
在《家蚕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210-213.
被引量:2
3
方德渊,汪宝花,张建华,许冠钧.
淳安蚕业发展与千岛湖旅游业融合的模式分析[J]
.中国蚕业,2009,30(2):95-97.
被引量:2
4
田阡.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中国蚕文化及其保护[J]
.中国蚕业,2011,32(2):80-82.
被引量:2
5
王玄瑜,赵凯,高绘菊,牟志美.
丝绸文化及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
.中国蚕业,2011,32(2):83-87.
被引量:14
6
李发,向仲怀.
先秦蚕丝文化论[J]
.蚕业科学,2014,40(1):126-136.
被引量:12
7
刘书林.
从“与时俱化”到“与时俱进”[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6):24-24.
被引量:1
8
林志家,吕毅,席鹏伟,陈玉华,沈卫德,虞晓华.
三对特用蚕品种若干经济性状调查[J]
.江苏蚕业,2014,36(3):1-5.
9
白雪,张桂征,黄梅梅,韦素萍,李莉,何松涛.
少数民族蚕丝文化对构建广西特色蚕丝文化的意义探讨[J]
.中国蚕业,2015,36(1):77-81.
被引量:4
10
钱荷英,徐安英,孙平江,李刚.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蚕丝文化建设[J]
.中国蚕业,2016,37(1):80-8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59
1
刘彦群,李玉萍,李群,夏润玺,王欢,刘限.
以学科交叉为核心构建柞蚕产业领域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1):77-81.
2
张波.
古建筑资源文化价值重构和集约化开发的研究——以四川渠县为例[J]
.科技通报,2021,37(7):121-125.
3
赖美蓉.
国际中文教育的文化教学设计探究——以丝绸文化教学为例[J]
.汉字文化,2023(18):82-84.
4
汪建平,莎丽.
对“与时俱进”理论的理解[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2.
5
华红莲,潘玉君.
文化生态视野下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
.云南电大学报,2012,14(4):52-55.
被引量:7
6
赵倩.
淳安蚕丝文化对千岛湖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
.丝绸,2013,50(4):72-75.
被引量:5
7
狄生伟,王希彪,张野,黄宣凯.
如何培养本科生对动物育种学课程的兴趣[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8):185-186.
被引量:9
8
陈洁,陈玉红.
丝绸文化在丝绸品牌建设中的传承与创新[J]
.丝绸,2013,50(9):70-74.
被引量:9
9
翟正清,郭玉林,魏晓军.
宿迁市茧丝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二)[J]
.江苏丝绸,2015,44(1):24-29.
被引量:1
10
李发,向仲怀.
中国蚕丝文化的特质[J]
.蚕业科学,2015,41(4):746-751.
被引量:6
1
马伯钦.
盆景艺术与时代精神[J]
.中国花卉盆景,2012(8):63-63.
2
李根.
自桦的人工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0(24):141-142.
3
徐民凯.
激情与理念合璧 民族与时代并重——贺淦荪盆景赏谈[J]
.中国花卉盆景,2000(5):32-32.
4
吴维,王东旭.
绿化树种新秀黄金槐[J]
.浙江林业,2004(10):16-16.
被引量:1
5
秦运宏,张丽丽.
浅谈居室花卉装饰[J]
.现代化农业,2010(11):21-21.
6
田家祥,褚福礼.
珍稀城市绿化树种——黄金槐[J]
.林业实用技术,2002(4):42-42.
被引量:1
7
田家祥,褚福礼.
珍稀城市绿化树种黄金槐[J]
.北京农业,2002(2):14-14.
被引量:1
8
沈洋.
养龙的精髓[J]
.水族世界,2014(3):68-69.
9
郭宇鹏,王丽.
猪布鲁氏杆菌病的几项防制措施[J]
.养殖技术顾问,2010(10):162-163.
被引量:1
10
贾友忠,严元宝,何松,颜永生.
创新经营机制 加快发展现代蚕桑产业[J]
.四川蚕业,2016,44(4):5-6.
蚕学通讯
199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