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博物馆藏品的意义:社会行为的物化
被引量: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将博物馆藏品置于其产生、存在和利用的社会历史背景中,置于博物馆这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讨论博物馆藏品内涵意义的内容、性质、层次、特点和表现,认识到博物馆藏品意义是由与其相关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所决定的;博物馆藏品意义并不是浑然一体,而是区分为不同的层次;博物馆藏品意义并不是静止、孤立的事实或知识,而是运动、开放的社会行为过程;博物馆藏品意义并不局限于历史,同时也涵括和反映当代社会的发展。
作者
宋向光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博物馆学专业
出处
《中国博物馆》
1997年第3期17-23,共7页
Chinese Museum
关键词
博物馆藏品
社会行为
博物馆工作
当代社会
“自我”
“历史”
意义层
行为过程
知识体系
社会需求
分类号
G260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4
引证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53
同被引文献
114
1
徐望.
从博物馆发展史看博物馆教育及美育职能的发展[J]
.艺术博物馆,2022(6):64-72.
被引量:4
2
黄秋野,叶苹.
数字化博物馆展览设计新构想[J]
.美术大观,2008(12):74-75.
被引量:12
3
项隆元,陈建江.
博物馆观众娱乐性需求的认识与博物馆娱乐功能的确立[J]
.北方文物,2002(4):95-99.
被引量:28
4
赵沁平.
虚拟现实综述[J]
.中国科学(F辑:信息科学),2009,39(1):2-46.
被引量:684
5
宋向光.
博物馆教育性展览的特点及相关问题[J]
.中国博物馆,1999(1):43-49.
被引量:5
6
王丽华.
论博物馆观众流——博物馆观众现象思考之一[J]
.中国博物馆,1999(3):57-61.
被引量:3
7
宋向光.
论陈列讲解效果[J]
.中国博物馆,1997(1):16-28.
被引量:2
8
宋向光.
博物馆藏品与博物馆功能[J]
.文博,1996(5):98-104.
被引量:15
9
李淑萍.
博物馆与传播学[J]
.文博,1994(3):93-96.
被引量:4
10
李飞.
由“集新”到“集旧”:中国近代博物馆的一个演进趋向[J]
.东南文化,2013(2):112-116.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18
1
徐望.
博物馆物的展示与美育职能发挥[J]
.美育研究,2024(1):66-74.
被引量:1
2
陈晰.
博物馆传播中符号编译和控制[J]
.中国博物馆,2005(4):27-35.
被引量:9
3
王立铎.
博物馆双向沟通模式——一种强化博物馆观众学习效果的尝试[J]
.博物院,2017(6):63-69.
被引量:2
4
陈淑卿.
国家一级博物馆商标注册情况初步分析[J]
.博物院,2018(1):55-65.
被引量:2
5
巢臻.
组织变革视角中的博物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J]
.东南文化,2016(3):117-123.
被引量:6
6
赵莉.
参与性收藏的理论探析与思考[J]
.东南文化,2018(3):108-113.
被引量:1
7
常丹婧.
苏珊·皮尔斯有关博物馆藏品研究的梳理与思考[J]
.中国博物馆,2018(3):48-52.
被引量:4
8
陈晴.
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看博物馆教育的新发展——以上海博物馆钱币陈列的多媒体展示为例[J]
.上海文博论丛,2010(2):51-57.
被引量:3
9
肖龙.
博物馆建筑空间的跨媒介与叙事[J]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8(10):83-86.
被引量:2
10
刘阳.
博物馆藏品信息的多维度阐释——基于《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说词的扎根研究[J]
.东南文化,2019,0(3):104-109.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53
1
刘阳.
文博类电视节目受众的期待视野——基于《国家宝藏》弹幕评论的分析[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0(5):53-60.
被引量:2
2
马延洲.
高校博物馆资源在传统手工艺中的应用研究[J]
.艺术博物馆,2022(6):73-77.
3
胡昌翠,赵伟.
组织变革视角下高校教师领导力建设机制研究[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6):97-99.
4
黄洋.
博物馆信息传播模式述评[J]
.博物院,2017(3):49-57.
被引量:9
5
王新迎.
读城,连接你我——首都博物馆“读城”项目发展理念刍议[J]
.博物院,2018(4):33-42.
被引量:1
6
刘迪,徐欣云.
媒介视域下博物馆陈列的娱乐问题探析[J]
.东南文化,2016(1):118-122.
被引量:14
7
刘欣.
受众反馈:博物馆观众研究的重要课题[J]
.中国博物馆,2016(4):92-97.
被引量:3
8
李宏博,杨良锋,吕林素,冯向阳,刘丹,李宇灏.
国内岩石类展教系统现状分析及关键技术研究[J]
.地球学报,2017,38(2):256-264.
被引量:8
9
周蕊,高震,梁乙凯,练洁.
“互联网+博物馆”平台的组织采纳影响因素研究——以“文物山东”平台为例[J]
.东南文化,2018(4):117-122.
被引量:3
10
魏德勋,段君峰.
超级连接的博物馆:内涵、特征及实现路径[J]
.中国博物馆,2018(3):39-43.
被引量:1
1
杨帆,胡年.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广告内容化营销研究[J]
.新闻前哨,2016(4):50-52.
被引量:11
2
韦柳妹,陈艳.
浅议电视广告营销的新模式:植入式广告[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z2):232-233.
被引量:9
3
李丹.
知识经济时代柔性管理在图书馆的应用[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6):97-99.
被引量:1
4
杜丹丹,尹琳.
泛传播时代新闻报道中媒介伦理问题频发之因探析[J]
.西部广播电视,2016,37(15):18-18.
5
孙宏文.
以“走转改”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电视新闻宣传报道[J]
.中国传媒科技,2013(1X):186-187.
6
杨平.
连续报道中需要改进的问题[J]
.电视研究,1999(10):26-26.
7
黎寻奎.
谈谈学会的生存与发展[J]
.图书情报论坛,1999,0(4):55-56.
8
周复生.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建设探析[J]
.兰台世界(中旬),2015,0(12):151-152.
9
曾静平.
中国电视事件营销与节目收视分析[J]
.电视研究,2006(6):44-45.
10
李又安.
“新旧媒体融合”观点的核心思想[J]
.西部广播电视,2015,36(15):32-32.
被引量:1
中国博物馆
199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