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专项,突出强度,在实践中创新──中国跳高训练经验
被引量:6
出处
《田径》
1998年第10期15-17,共3页
Track and Field
同被引文献18
-
1曹莉,曹景伟.当代田径跳跃项目训练发展的趋向[J].中国体育科技,1998,34(2):9-13. 被引量:5
-
2毛秉诗,毛璞.当今跳高技术的主要特征[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5,11(3):52-54. 被引量:2
-
3毕红星.高水平跳高运动员训练趋势[J].田径,1998,0(2):16-20. 被引量:6
-
4李立群,周志雄.世界跳高运动发展特点及前景展望[J].田径,1998,0(8):26-27. 被引量:8
-
5徐佶.中国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2):77-80. 被引量:40
-
6李力研.竞技运动新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
7徐本力.运动训练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
8[5]马启伟.竞技体育创新理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12.
-
9[9]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计划[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4.
-
10[11]文超,张贵敏.田经热点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9.
引证文献6
-
1刘敏,任茹新,刘娜.中国优秀跳高运动员训练特点与原则研究——以郑凤荣、倪志钦、朱建华为案例[J].搏击(体育论坛),2009,1(1):54-57. 被引量:2
-
2杜艳.创新——我国田径部分项目一度崛起的根本所在[J].山东体育科技,2001,23(3):1-4. 被引量:3
-
3李金珠,于建成.中国田径优势项目制胜规律探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6,20(1):10-12. 被引量:12
-
4陈忠宇.普通高校背越式跳高运动员技术训练的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1999,22(4):56-59. 被引量:2
-
5徐建荣,陈忠宇.高架训练在普通高校背越式跳高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3(3):116-118.
-
6朱明英,张玉泉,宋进文.中国竞技田径优势项目制胜因素探微[J].聊城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4(3):54-5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21
-
1陈火木.背越式跳高教学中采用逆教法的尝试[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15(4):40-41.
-
2张上民.提高背越式跳高快递技术能力的训练[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1,16(1):53-54. 被引量:3
-
3李竹青.中国田径运动竞技水平现状及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2):95-98. 被引量:10
-
4吴希林,李建臣.2008年奥运会我国田径竞争实力预测与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6):47-51. 被引量:8
-
5宋亮,邱冠寰,巩磊.从第11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看我国田径运动现状及其启示[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8,27(1):57-59. 被引量:8
-
6孙克双,安俊智.竞技游泳制胜因素分析[J].菏泽学院学报,2008,30(2):102-104. 被引量:7
-
7王润平,李卫东,苏水生.“乒乓精神”对我国落后运动项目的启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9(9):41-43. 被引量:1
-
8张鹏.从2009年柏林田径世锦赛看中国田径的发展[J].科技信息,2010(1):191-192. 被引量:5
-
9鲁国斌,孙国涛,邱凤霞.新中国60年优秀田径竞技人才成长因素的地理学研究——以全运会田径比赛冠军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11):45-49. 被引量:5
-
10鲁国斌,邹师思.我国优秀田径竞技人才成功因素的地理学分析——以全运会田径比赛冠军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2010,7(3):146-150.
-
1跳[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1998,6(11):34-35.
-
2陈敏,李文雄,谭蕾.浅谈优秀运动员专项能力训练原则[J].新课程(教育学术),2008,0(4):111-111.
-
3陈成荣.青少年新手杨斌胜的训练[J].中国体育科技,1978,14(17):18-24.
-
4徐士璋,梁田.女子中跑运动员郭桂梅的多年训练[J].中国体育科技,1982,18(11):1-8.
-
5刘海清,李增坤.激流回旋国家青年队备战2013年世青赛赛前技术训练安排探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6):116-116.
-
6刘久鲁.中国跳高:面临的问题与重振雄风的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6,12(2):44-45.
-
7杨学军,朱咏贤,徐昌豹.中国跳高项目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6,20(3):36-39. 被引量:4
-
8张益增.对我国跳高训练特征的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5,24(1):50-52. 被引量:3
-
9翟丰.我国跳高运动训练特征的再探讨[J].山东体育科技,2004,26(1):1-4. 被引量:5
-
10梁干强.浅谈普通高校女子中长跑的课余训练[J].柳州师专学报,2002,17(2):101-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