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前线》
1999年第12期63-63,共1页
同被引文献43
-
1魏葳.电子书包将造就新的亿万富翁[J].管理与财富,2001(5):19-21. 被引量:4
-
2电子书包[EB/OL].[2011-05-11].http://baike.baidu.com/view/1163214.htm.
-
3印刷知客.利益变局--关于电子书包及其他[EB/OL].[2007-03-27].http://hi.baidu.com/yijifeiyu/blog/,item/cc76cbl9cof2177bdbb4bd77.html.
-
4汉王电子书包[EB/OL].[2010-09-06].http://www.hanwang.com.cn/edu/shubao.html.
-
5电子书包一统天下?[EB/OL].[2009-08-19].http://tech.163.com/09/0819/06/5H2E3JHU000915BD.html.
-
6“电子书包”有望问世为学生功课减负[EB/OL].[2010 -08 - 12 ]. http://finance, qq. com/a/20100812/ 007198. htm.
-
7汉王“电子书包”(旋彩HCQ890)评测[EB/OL].[2009 - 05 - 24]. http://tech, sina. com. cn/b/2009 - 05 - 24/2118954477. shtml.
-
8CNNIC第26次互联网报告:网民规模[EB/OL].[2010-07-15].http://news.163.com/10/0715/14/6BLOQG4DO00146BC.html.
-
9杜佳雯,庄晓英.数字化“来袭”如何Hold住课堂[M].新闻晨报,2011-11-22.
-
10CHUN L K.The project of electronic schoolbags in HONG KONG. Iaido Journal . 2003
引证文献7
-
1张倩,章祥峰.基于Web环境下的数字化书包——电子书包[J].图书馆界,2011(5):11-13. 被引量:2
-
2杜恩龙.中小学教材出版社如何应对电子书包的挑战[J].出版发行研究,2012(3):5-9. 被引量:5
-
3杜恩龙,朱月.电子书包对教学的影响[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2012(12):4-7. 被引量:4
-
4施勇勤,唐继文.电子书包领域的教育出版发展策略[J].中国编辑,2015(6):29-34. 被引量:3
-
5卢曙光,丛延广,谭银玲,胡福泉,饶贤才,李明,胡晓梅.国家医学电子书包应用实践与发展建议[J].重庆医学,2016,45(33):4728-4730. 被引量:3
-
6杨海平,张晓凤.我国电子书包发展问题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6):827-830.
-
7施勇勤.电子书包领域数字教育出版标准化探析[J].标准科学,2014(12):48-5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20
-
1韩天霖.关于出版社参与电子书包建设的思考[J].编辑之友,2013(5):34-35. 被引量:1
-
2雷俊林.传统出版机构如何积极应对电子书包[J].编辑之友,2013(10):40-42.
-
3蔡彬卓,唐孙茹,陈秋利.我国“电子书包”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3(12):12-15. 被引量:2
-
4肖夏.电子书包及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与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10(34):239-239.
-
5周子铂,程文刚.电子书包在学生课外学习的应用[J].电子商务,2014,15(2):52-53. 被引量:1
-
6赵静,李德超.电子书包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14(5):36-39. 被引量:5
-
7吴国泰,杜丽东,王志旺,刘东玲,任远.药理学电子书包的构建和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12):34-35. 被引量:1
-
8施勇勤,唐继文.电子书包领域的教育出版发展策略[J].中国编辑,2015(6):29-34. 被引量:3
-
9张柏铭,向志强.体育电子教材的设计与制作[J].出版发行研究,2015(12):93-95. 被引量:3
-
10孙文超.基于电子书包领域的数字教育出版标准化探究[J].求知导刊,2016(1):40-41.
-
1蒋承启,刘红英(指导老师).神秘的“客人”[J].阅读,2012(5):26-27.
-
2邹彩霞.雨中感悟[J].贵州教育,2011(20):42-42.
-
3张惠英.上海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学生历史学习现状调查研究[J].历史教学问题,2009(5):99-100. 被引量:1
-
4王传兵.新课程与贫困地区教师培训[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24(5):129-130. 被引量:1
-
5张传民.报告会“热”中的几点“冷”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07(3):36-36.
-
6刘太权.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J].贵州体育科技,2000(3):48-49.
-
7白小平.浅谈新课程改革中的英语教学[J].科技信息,2011(36):338-338.
-
8郭雨声.以人为本 以校为本 全面推进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工作[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1(12):125-126. 被引量:1
-
9上海中小学生刷电子卡“绑定”个性化学习经历[J].平安校园,2014(3):76-76.
-
10王晓燕.老师和妈妈不一样[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下半月),2011(9):5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