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盈余管理初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一、盈余管理的动因及方式1.契约动因。①报酬契约。根据委托——代理理论,股东与管理当局的目标并不一致,股东为使二者的目标趋于一致,往往采用与经营努力业绩相联系的激励方式。而公司业绩主要通过报告净收益来衡量。因此,经营者会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对净收益进行操纵,使自身效用最大化。②债务契约。为防止经营者采用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债务契约都规定了保护性条款。如果违反契约的代价是高昂的,经营者就会通过盈余管理降低违反债务契约的可能性。2.政治动因。战略性行业,一些垄断性企业或接近垄断的企业,以及受政府管制的公用事业,常常受到政府的关注。政府管制的依据通常是盈利水平。
作者 杨兴全
出处 《财政监督》 2002年第5期34-34,共1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