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前线》
2002年第3期23-28,共6页
同被引文献67
-
1田丰.全球化与文明整合[J].广东社会科学,1998(5):87-94. 被引量:15
-
2张同基,包哲兴.精神生活:一个属人的世界──有关精神生活中若干问题的研究札记[J].宁夏社会科学,1996(6):78-85. 被引量:15
-
3杨玉.人类生存背景的变换与实践观念的更新[J].江汉论坛,1994(8):29-33. 被引量:5
-
4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J].教育研究,1996,17(2):3-6. 被引量:294
-
5王坤庆.关于精神教育内涵的再思考[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2,19(1):89-93. 被引量:10
-
6郑杭生.社会和谐与公共性[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1):16-18. 被引量:31
-
7梁小民.名校的美丽心灵[J].读书,2002(8):46-51. 被引量:4
-
8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J].党的文献,2006(1):94-95. 被引量:27
-
9苏晓华,初艳鲲,王作文.VR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森林工程,2006,22(5):51-53. 被引量:11
-
10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演化及其基本特点[J].教学与研究,2007(2):5-11. 被引量:70
引证文献15
-
1马勇.大学教育的精神向度与精神教育[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78-82. 被引量:3
-
2徐金平.大学的精神世界与精神教育[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5):180-182.
-
3冯合国.构建全球和谐社会[J].甘肃农业,2006(4):10-11.
-
4夏兴有.论人的精神生活[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5):69-74. 被引量:9
-
5苏百义,孙彦泉,踪明.大学精神的哲学思考——山东农业大学百年历程的精神反思[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81-84.
-
6李堂.略论社会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13(6):90-95. 被引量:2
-
7李堂.略论社会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2(1):51-56. 被引量:4
-
8李堂,刘剑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8(1):17-20. 被引量:2
-
9刘剑波,李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定位[J].煤炭高等教育,2012,30(3):37-41.
-
10刘强,周文翠.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精神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4(1):110-11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37
-
1李云海,李秀丽.培育校园精神的思考[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28-30.
-
2宋劲松.思想政治教育软管理:社会管理创新的新视角[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3):45-48. 被引量:5
-
3卢曦.谈校园精神的培育与高校的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7(3):48-50. 被引量:5
-
4张永缜.共生理念的哲学维度考察[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5):11-18. 被引量:10
-
5苏百义,孙彦泉,踪明.大学精神的哲学思考——山东农业大学百年历程的精神反思[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81-84.
-
6曹菁,肖映胜.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转化的影响因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11(3):122-124. 被引量:1
-
7韦诗业,覃欢.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管理研究综述[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3,33(2):37-40.
-
8陈俊.社会管理创新视阈下的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理论导刊,2013(5):80-83. 被引量:1
-
9董晓先.中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分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2):149-152.
-
10赵宏瑞.论社会管理创新与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119-124. 被引量:1
-
1李金宁.欠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妇女的精神困惑[J].华夏女工(华夏教育),2009(10):199-199.
-
2佚名.“职业情妇、小三论坛”在挑衅社会道德底线[J].法制与社会,2011(14):35-35.
-
3魏婷.我国社会转型期中“中国精神”的弘扬[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1(4):117-120. 被引量:2
-
4孙兰英.走出“物役性”精神困惑[J].广东社会科学,1999(2):88-93. 被引量:1
-
5胡继华.海德格尔、德里达论哲学与诗[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1(2):44-49.
-
6李进祥长篇小说《拯救者》出版发行[J].回族文学,2017,0(1):76-76.
-
7李海英,李琼.基于和谐理念营造旅游度假区休闲氛围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8(3):142-143. 被引量:2
-
8刘扬.转型时期的社会心态与价值观调节[J].江西社会科学,2002,22(6):143-146. 被引量:15
-
9王东莉.论当代青年时代精神风范[J].当代青年研究,1995(3):30-32.
-
10潘自勉.理性与生活意义——关于责任伦理的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1991(3):41-48.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