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稻田种菇养鱼技术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稻菇鱼共存,不存在季节上的矛盾,而且还可发挥稻护鱼、鱼肥稻、菇渣可肥田的互利效应。通过实施,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单季稻产量600千克,产值660元,鱼产量150千克,产值1950元,平菇产量800千克,产值1120元。全年亩产值373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主要技术环节如下。1.田间布局为了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可采用“小平台”法,每亩大田先筑起15个左右小平台,每个平台面积8米×5米,小平台之间留纵横相通的溜鱼沟。
作者
许士发
机构地区
松阳县农业局
出处
《新农村》
2002年第5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技术环节
稻田
平台
土地利用率
千克
单季稻
经济效益
菇产量
产值
鱼产量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S964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9
1
任建煌.
我国稻田养鱼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古今农业,1992(2):76-78.
被引量:3
2
杨新才.
养鱼稻田的病虫害防治技术[J]
.云南农业,2004(9):13-14.
被引量:1
3
陈章云,张建武,龙继锐.
稻鸭鱼共生模式及技术[J]
.作物研究,2003,17(4):194-195.
被引量:7
4
饶汉宗,张强康,洪廷光.
稻-鱼-鸭生态种养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31(B12):225-225.
被引量:2
5
余国良.
“稻-萍-鱼”立体种养增产增收机理及“五改”配套技术[J]
.中国稻米,2006,12(5):51-52.
被引量:6
6
游修龄.
稻田养鱼——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之一[J]
.农业考古,2006(4):222-224.
被引量:43
7
张林林.
稻田养鱼技术模式演变及发展趋势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07(18):160-161.
被引量:11
8
夏如兵,王思明.
中国传统稻鱼共生系统的历史分析——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5):245-249.
被引量:26
9
夏如兵.
近代中国水稻育种科技的发展历程[J]
.农业考古,2010(4):34-38.
被引量:2
10
刘奇文,周珩.
生态稻田养鱼技术[J]
.福建农业,2013(7):31-3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吴涛,黄璜,陈灿,周江伟,谷婕.
我国稻田养鱼技术的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科学,2017,0(10):116-120.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白艳鹏,高金环,韩冰,邴冬雪.
稻田养鱼技术要点[J]
.吉林农业(下半月),2018(1):76-76.
被引量:4
2
韦高峰.
山区小块稻田养鱼技术及发展对策解析[J]
.南方农机,2018,49(12):125-125.
被引量:4
3
王勃然,傅志强.
稻田生态种养对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作物研究,2019,33(5):356-361.
被引量:5
4
甘宝江,张盛,韦玲静,黄杰,莫洁琳,甘习军,滕忠作,叶香尘.
广西稻田养殖金边鲤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J]
.水产科学,2019,38(5):636-646.
被引量:17
5
徐富贤,周兴兵,张林,蒋鹏,刘茂,郭晓艺,朱永川,熊洪.
稻田养鱼与氮密互作对土壤肥力、水稻产量及其养分累积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15):1-7.
被引量:6
6
谢春凤,邓凌云,卢明,熊玉双,罗庆华.
湖南省稻田养鱼产业扶贫研究[J]
.农学学报,2020,10(9):103-108.
被引量:8
7
谢春凤,覃华兰,肖卫,罗庆华.
张家界山区稻田草鲤鲫混养综合技术模式探讨[J]
.湖南农业科学,2020(8):76-78.
被引量:2
8
丁姣龙,陈璐,王忍,陈灿,黄璜.
鱼排泄物与分泌物对水稻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21,44(2):74-79.
被引量:12
9
殷进武,陈德珍.
稻田养鱼技术要点分析探究[J]
.农村科学实验,2021(18):171-172.
10
蔡维杰.
浅谈“稻-鱼”种养模式的优势[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21(7):150-150.
被引量:2
1
陈兆肃,汤神寿.
稻田种菇效益高[J]
.闽东农业科技,1990(1):24-25.
2
叶学文.
稻田蘑菇高产关键技术研究[J]
.中国食用菌,2001,20(2):17-18.
被引量:3
3
吴祥茂.
闽北再生稻—冬闲田养鱼技术[J]
.福建农业科技,2008,39(5):67-67.
被引量:1
4
刘新刚.
鱼-猪-草综合养鱼技术[J]
.农家参谋,2005,0(9):22-22.
5
顾洪如.
青饲料养鱼技术(连载)[J]
.科学养鱼,2000,22(3):11-12.
被引量:1
6
水产新书预告《农村养鱼技术》即将出版[J]
.淡水渔业,1983,13(5):11-11.
7
《江汉平原草基化配鱼塘综合养鱼技术》征订启事[J]
.水产科技,1993(1):22-22.
8
孟丽君,王芳,张玉萍,鹿有贵,张玉梅.
醋糟栽培平菇的配方试验[J]
.食用菌,2014,36(6):23-24.
被引量:1
9
何华奇,陈君华,刘汉珍,李正鹏,于淑云.
玉米芯栽培平菇试验[J]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6,10(4):6-8.
10
姜晨钟,刘云良,汪新政,隋靖.
不同配方的培养料与平菇产量关系的研究[J]
.山东食品发酵,1996(3):21-23.
新农村
200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