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刘翔对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用文献资料、理论分析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对刘翔的成功带来的效应对我国田径运动的后备人才培养、更训练科学化、训练与国际赛制改革接轨等方面带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为教练员组织训练和设计训练计划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
张立营
机构地区
郑州大学体育系
出处
《内蒙古体育科技》
2007年第3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刘翔
田径运动
发展
以赛代练
分类号
G82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6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3
1
蔡勇.
中国田径短跑队赴美训练情况介绍(上)[J]
.田径,2005(10):41-44.
被引量:7
2
过平江.
田径运动训练新理念新方法[J]
.田径,2005(6):47-49.
被引量:13
3
刘保国.
在中长跑训练中如何科学地进行“三从一大”训练[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2):69-71.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2
1
贾昌志,张溪.
中长跑大强度训练的科学性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2002,24(4):31-34.
被引量:11
2
邓运龙.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J].军体研究,2001,16(1):8-13.
共引文献
24
1
朱秀清.
高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方法与创新教育的探讨与研究[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1):72-73.
2
包云,王健.
从刘翔的成功解析新时期田径运动训练的“三从一大”原则[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3):106-107.
被引量:5
3
唐新发.
第九、十届全运会田径奖牌格局对比分析[J]
.体育学刊,2006,13(5):102-104.
被引量:15
4
肖胜山.
浅谈体育教学的创新途径[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6(5):43-44.
被引量:1
5
陈志军,薛猛.
从刘翔的成功看以赛促练的大强度训练[J]
.贵州体育科技,2006(4):27-29.
被引量:5
6
陈志军.
田径一线运动员的训练趋势及特征[J]
.辽宁体育科技,2007,29(3):47-48.
7
林永捷.
体育专业学生跨栏恐惧心理调查及训练对策[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0(4):111-114.
被引量:9
8
王阳春.
高校体育教学方法与创新教育的探讨与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7(4):117-118.
被引量:25
9
黄桥贤,胡香莲.
中美短跑训练理念比较[J]
.体育文化导刊,2009(3):64-66.
被引量:16
10
黄桥贤,胡香莲.
美国400米跑著名教练克莱德·哈特训练思想探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10(3):155-158.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62
1
周瑶.
对刘翔跨栏步技术的纵向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S1):516-518.
被引量:5
2
余静,蒲燕.
世界纪录创造者刘翔1999-2007年的比赛安排[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S1):661-663.
被引量:4
3
徐细根,张丽华,刘琪,杨志华.
我国男子跨栏运动员刘翔110m跨栏跑技术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04,40(4):1-2.
被引量:13
4
许以诚.
我国男子110m栏优秀选手刘翔的跨栏技术分析[J]
.体育科研,2004,25(4):31-33.
被引量:37
5
冯树勇.
刘翔带给我们的思考[J]
.新体育,2004(10):2-4.
被引量:11
6
贾海红.
五星红旗伴我飞翔——访奥运冠军刘翔[J]
.人民教育,2004(19):42-44.
被引量:1
7
志伟.
刘翔夺冠的启示[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04(9).
被引量:1
8
许以诚,米卫国,张蒙汉.
对雅典奥运会决赛中刘翔跨栏技术的分析[J]
.体育科研,2004,25(6):26-28.
被引量:26
9
郑婕.
刘翔成功的探因与思考[J]
.体育文化导刊,2005(1):53-55.
被引量:7
10
徐树礼,王瑞芬,阎树香.
刘翔110m栏第五栏中腾空过栏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2):81-84.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2
1
赵骞,尹章豹.
刘翔退赛与国人体育修养分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09(10):100-102.
被引量:2
2
曾夏.
对我国田径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初探[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4):144-144.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陈中乾.
浅析田径运动员比赛能力的培养[J]
.当代体育科技,2015,5(4):49-49.
2
宋江浩.
声誉资本视角下刘翔现象的诠释[J]
.体育文化导刊,2015(10):103-106.
被引量:1
3
王永翔.
国际大赛中我国田径竞技水平的比较分析[J]
.运动,2017(17):27-28.
4
韦瑞凯.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自我效能及心理疲劳特征分析[J]
.青少年体育,2018(5):107-108.
被引量:2
5
李波.
浅谈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基础训练[J]
.读天下(综合),2017,0(8):88-88.
被引量:1
6
吕宁,姜泉花,吴炎兵.
“傅园慧现象”的社会学解读[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9,35(1):85-88.
7
史敏.
田径运动员功能性动作筛查(FMS)测试的探讨[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0(8):213-214.
8
徐显峰,王立鹤.
浅谈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基础训练[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6(2).
被引量:2
1
冯张昌,黄新河,谢建中.
对我国女子优秀体操运动员跳马起跳技术的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1997,33(Z2):14-17.
被引量:2
2
孙宝亭.
仿真技术在飘球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J]
.计算机仿真,1992,9(1):11-15.
被引量:3
3
李建臣,张秋亚,赵其林.
对我国优秀铅球运动员过渡与最后用力阶段下肢动作的动力学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1998,34(9):43-45.
被引量:13
4
张秋霞,朱国生.
负荷时间长短对纵跳能力影响的动力学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2000,22(1):48-52.
被引量:4
5
刘贵宝,严力,孙若渔.
速滑弯道耐力特点的动力学研究[J]
.冰雪运动,2006,28(1):1-3.
被引量:12
6
刘天庚.
关于跳远起跳的动力学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1,15(3):20-21.
7
吴延禧.
跳远最后三步助跑和踏跳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初步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1980,16(23):18-26.
8
吕雅君,刘世藩.
撑杆跳高的动力学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1,6(2):17-27.
9
蔡冰.
速滑弯道耐力特点的动力学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4,4(4):175-175.
10
冯张昌.
鞍马交叉动作动力学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1989,25(5):29-32.
内蒙古体育科技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