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油菜黄籽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油菜黄籽育种是当前一个研究热点。但黄籽形成的分子机制并未阐释清楚。在简要介绍植物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综述了应用这些方法克隆油菜种皮颜色形成相关基因、分析这些基因在油菜种皮颜色形成中作用已取得的进展,并探讨了油菜黄籽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的发展方向。
作者
岳迎春
刘忠松
机构地区
湖南农业大学油料作物研究所
出处
《作物研究》
2008年第S1期440-444,共5页
Crop Research
关键词
油菜
黄籽
基因克隆
基因功能分析
分类号
S565.40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7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8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朱金鑫,李小方.
酵母双杂交技术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40(2):235-240.
被引量:13
2
林存刚,徐慧,陈玉成.
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及其应用进展[J]
.微生物学杂志,2005,25(6):85-89.
被引量:5
3
赵志伟,曾凡亚,赵云,王茂林.
甘蓝型油菜BAN同源基因片段克隆与序列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1,23(4):7-10.
被引量:6
4
刘显军,刘忠松.
RNAi研究及在植物中的应用[J]
.作物研究,2006,20(5):562-567.
被引量:6
5
严明理,刘忠松,官春云,陈社员,刘显军,袁谋志.
芥菜型油菜类黄酮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2):2688-2695.
被引量:7
6
付绍红,牛应泽,杨洪全,韦献雅.
表面活性剂silwet-77对floral-dip转化甘蓝型油菜效果的影响[J]
.分子植物育种,2004,2(5):661-666.
被引量:25
7
杨柳,刘忠松.
油菜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体系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07,21(B12):650-653.
被引量:5
8
李铁强,吴永英,范洪臣,王立群.
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进展[J]
.生物信息学,2008,6(1):46-48.
被引量:8
9
严明理,刘显军,刘忠松,官春云,袁谋志,熊兴华.
芥菜型油菜4-二氢黄酮醇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J]
.作物学报,2008,34(1):1-7.
被引量:15
10
李运涛,李加纳,柴友荣,杨成军,雷波.
白菜型油菜DFR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英文)[J]
.分子植物育种,2005,3(4):485-492.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157
1
王雷,种康,许智宏.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有效工具——RNAi技术[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39(6):705-710.
被引量:13
2
付绍红,牛应泽,杨洪全,韦献雅.
表面活性剂silwet-77对floral-dip转化甘蓝型油菜效果的影响[J]
.分子植物育种,2004,2(5):661-666.
被引量:25
3
王艳,曾幼玲,张富春,贺宾,高燕.
新疆甘蓝型油菜下胚轴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2005,42(1):24-28.
被引量:23
4
王艳,贺宾,曾幼玲,高燕,张富春.
甘蓝型油菜带柄子叶高频率再生植株的研究[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4,26(4):86-90.
被引量:25
5
张国栋,赵长山,陈绍江.
将外源DNA注入幼荚实现大豆遗传转化[J]
.大豆科学,1994,13(3):268-273.
被引量:20
6
秦明辉,李学宝,陈光荣,金波,毛慧珠,白永延.
芥菜型油菜遗传转化的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8(4):528-542.
被引量:8
7
程振东,卫志明,许智宏.
根癌农杆菌对甘蓝型油菜的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的再生[J]
.Acta Botanica Sinica,1994,36(9):657-663.
被引量:94
8
陈玉萍,刘后利.
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育过程中种皮色素含量动态[J]
.中国油料,1994,16(4):13-16.
被引量:23
9
王景雪,杜建中,荣二花,李晓灿,孙毅.
油菜下胚轴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影响因素探讨[J]
.华北农学报,2005,20(2):12-15.
被引量:14
10
李运涛,李加纳,柴友荣,杨成军,雷波.
白菜型油菜DFR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英文)[J]
.分子植物育种,2005,3(4):485-492.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83
1
严明理,刘忠松,官春云,陈社员,刘显军,袁谋志.
芥菜型油菜类黄酮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2):2688-2695.
被引量:7
2
郭舒杨,周旭,国泰.
病毒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1,39(1):71-75.
被引量:3
3
邹智,卢长明.
整株转化法及其在油菜上的应用与展望[J]
.植物学报,2009,44(2):236-244.
被引量:7
4
聂明建,王国槐.
油菜分子标记与转基因育种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54-58.
被引量:1
5
潘大仁,陈观水,周以飞,郭金平,陈建秋.
甘薯抗线虫病相关基因片段克隆及序列分析初步研究[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5(1):57-59.
被引量:6
6
刘志文,王英,傅廷栋,涂金星.
甘蓝型黄籽油菜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2006,35(2):9-14.
被引量:5
7
刘建利,张占路,吴燕民,唐益雄,郭蔼光,陈两桂.
百脉根农杆菌快速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J]
.草业学报,2006,15(3):128-131.
被引量:14
8
韦献雅,付绍红,牛应泽.
农杆菌介导floral-dip转基因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6,28(3):362-367.
被引量:6
9
韦献雅,牛应泽,余青青,田露申.
拟南芥CRY1基因C末端导入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及表达[J]
.高技术通讯,2007,17(6):648-652.
被引量:2
10
崔红军,张军杰,黄玉碧.
玉米根部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及评价[J]
.分子植物育种,2008,6(1):161-164.
被引量:14
1
陆赢,刘忠松.
油菜原花色素形成与种皮颜色的关系[J]
.作物研究,2009,23(5):328-331.
被引量:3
2
董遵,张建栋,马红梅,许才康,孙华.
甘蓝型油菜黄籽与褐籽发芽率及相关性状的比较[J]
.浙江农业科学,2000,41(6):278-280.
被引量:2
3
李正强.
油菜黄籽遗传研究及其育种前景[J]
.种子,1989,8(4):31-33.
被引量:6
4
李正强.
白菜型油菜黄籽遗传研究[J]
.种子,1992,11(6):13-16.
被引量:5
5
贾战通,苟建鹏,俱苏耀,邢福升,常建军,薛汉军,王璋.
双低油菜黄籽高油不育系6420A选育[J]
.陕西农业科学,2014,60(6):1-3.
被引量:1
6
刘忠松,官春云,严明理,刘显军,陆赢.
油菜黄籽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J]
.作物研究,2015,29(6):694-700.
被引量:6
7
梁艳丽,梁颖,李加纳,谌利.
甘蓝型油菜黄籽与黑籽种皮多酚及PPO的比较[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2):128-130.
被引量:9
8
严明理,刘忠松,官春云,陈社员.
甘蓝型油菜黄籽育种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科学,2008(5):8-10.
被引量:4
9
雷天刚,张学昆,陆合,李加纳,徐新福,范其新,谌利.
甘蓝型油菜黄籽品种SSR指纹图谱的构建[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3):361-364.
被引量:17
10
李佳,吴谋成,韩继祥,彭爱娟.
甘蓝型油菜种皮和种胚硫甙含量及其组分分析[J]
.中国油料,1993(2):43-45.
被引量:11
作物研究
2008年 第S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