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认同基础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的中华文化"走出去"重大战略的实施,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在不断加快,中华世界的世界认同度也在不断上升。中华文化能够成功的获得世界认同的根源在于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历史基础、中国在和平发展战略下的复兴所奠定的政治基础以及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和"的价值基础。
作者
黄向阳
机构地区
湖南文理学院
出处
《传承》
2008年第6期98-99,共2页
关键词
中华文化
“走出去”
认同
分类号
G120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29
1
黄海.
试论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J]
.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08(6):67-69.
被引量:7
2
卢露.
从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看中国传统文化传承[J]
.传承,2008(6):90-91.
被引量:6
3
李正栓.
徐忠杰翻译原则研析[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0):45-48.
被引量:15
4
徐庆峰,吴国蔚.
对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策略的探讨[J]
.经济问题探索,2005(12):48-52.
被引量:9
5
徐庆峰,吴国蔚.
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策略分析[J]
.对外经贸实务,2005(12):45-48.
被引量:7
6
于溪滨.
软实力理论的内涵、产生背景及运用[J]
.当代世界,2006(9):33-35.
被引量:26
7
宋承敏.
我国文化产业如何走出去[J]
.中国经贸导刊,2006(17):26-27.
被引量:3
8
张凤琦.
文化复兴与民族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思考[J]
.中华文化论坛,2006(4):111-114.
被引量:7
9
马相武.
2007:中国文化走出去[J]
.艺术评论,2007(1):27-28.
被引量:5
10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引证文献
4
1
杨利英.
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综述[J]
.探索,2009(2):102-106.
被引量:14
2
杨君君,申晓蕾.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的邯郸成语典故英译研究[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37(10):155-156.
3
陈怀平,沈轩羽,李天姿.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话语变迁[J]
.理论导刊,2018(9):86-90.
被引量:10
4
丁莹.
习近平中医话语研究[J]
.特区经济,2024(4):5-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胡文秀,乔媛媛.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华文化“走出去”研究:基于中非合作视角[J]
.新东方,2020(4):83-88.
被引量:2
2
高颖飞.
我国文化产品出口面临的问题与对策选择[J]
.理论探索,2011(4):83-85.
被引量:8
3
王海文.
中国文化演出业国际化机遇、挑战与战略选择[J]
.上海商学院学报,2012,13(3):1-5.
4
李泉.
国际汉语教学:事业与学科[J]
.英语知识,2013(1):85-91.
被引量:12
5
邓高峰.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的“中华老字号”翻译研究[J]
.职大学报,2013(5):88-93.
被引量:1
6
邓高峰.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的“中华老字号”翻译研究[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9):139-144.
被引量:8
7
高风平,刘新淼.
中华文化“走出去”:诉求与挑战[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28(11):127-132.
被引量:5
8
江华,李元旭.
全球文化融合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开拓海外市场的路径借鉴[J]
.中国科技产业,2014(6):70-72.
9
刘香君.
近15年汉语国际传播研究状况及其发展趋势[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6):16-22.
被引量:2
10
李锦云.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海外传播概貌、问题及对策[J]
.铜仁学院学报,2016,18(3):116-119.
被引量:7
1
刘军红.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日战略碰撞[J]
.晚霞,2005(7):52-53.
2
刘军红.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日战略碰撞[J]
.瞭望,2005(15):12-14.
被引量:1
3
王永和.
弘扬中华和合文化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J]
.宁夏社会科学,2009(6):127-129.
被引量:7
4
范玉刚.
传统文化的复兴与核心价值的润泽[J]
.瞭望,2016,0(12):64-64.
5
瞿容,秦鑫鑫.
加强渝东南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探讨[J]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7,18(1):91-94.
6
徐秋涛.
关于维护中国文化安全的几点思考[J]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9(3):63-64.
7
汪平.
浅论我国的文化转型[J]
.理论月刊,2009(3):71-73.
被引量:6
8
谢福临,张光成,王兵.
试论和平发展战略中的文化定位[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0(3):3-5.
9
陈艳波,晁鸿雁.
从文化自觉看中国—东盟的文化共生[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6):38-42.
被引量:5
10
姜朝晖,孙泊.
论“和合”文化范畴意蕴下的和平发展战略[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26(6):52-56.
被引量:2
传承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