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镁工业发展的机遇、挑战和责任
被引量: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前言进入21世纪,传统金属矿产资源的紧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据资源专家估计,按目前世界钢铁与铝材的用量和发展计算,世界已探明储量的铁矿石与铝土矿的可开采年限分别只有约150年和50年,而我国铁矿和铝土矿资源则更加贫乏。与传统金属相比,镁资源则极其丰富,按使用量每年增长20%计,全球可开采和使用的镁资源达千年以上。
作者
潘复生
王敬丰
章宗和
丁培道
出处
《中国金属通报》
2008年第2期6-14,共9页
China Metal Bulletin
关键词
镁合金压铸件
镁工业发展
镁资源
镁产品
摩托车
铝合金
产业化
研究开发
基础研究
关键技术
分类号
TF [冶金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4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93
同被引文献
143
引证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66
参考文献
7
1
刘兵,曾大本,苏竣.
我国镁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变迁与作用分析[J]
.中国科技产业,2007(4):58-64.
被引量:5
2
王景立.
镁合金在汽车工业上的应用和趋势[J]
.新材料产业,2006(8):39-41.
被引量:5
3
左铁镛.
中国镁及镁合金发展战略[J]
.科学中国人,2006(2):28-29.
被引量:14
4
查吉利,龙思远,徐绍勇.
镁合金产品及生产应用技术开发平台建设[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5,25(10):593-595.
被引量:6
5
张丁非,丁培道,潘复生,彭建.
重庆镁合金研究与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建议[J]
.材料导报,2004,18(8):89-92.
被引量:4
6
张丁非,彭建,丁培道,潘复生.
关于我国镁合金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
.世界有色金属,2004(7):4-7.
被引量:7
7
张丁非,彭建,丁培道,潘复生.
镁及镁合金的资源、应用及其发展现状[J]
.材料导报,2004,18(4):72-76.
被引量:61
二级参考文献
44
1
罗继相.
新型铝合金管钳柄挤压铸造模具设计及研究[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2,22(S1):230-232.
被引量:7
2
符胜斌.
我国镁工业发展现状分析[J]
.世界有色金属,2004(9):26-29.
被引量:4
3
薛涛.
多孔金属材料泡沫铝的研究进展[J]
.轻金属,1993(4):53-55.
被引量:6
4
龙思远,王亮,吴立鸿,陈小安,曹韩学,曹建勇,章宗和,刘真.
压铸镁合金在曲轴箱上应用的材料替代研究[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5,25(1):39-41.
被引量:6
5
乐启炽,崔建忠.
Mg-Li合金的过去、现在与将来[J]
.宇航材料工艺,1997,27(2):1-6.
被引量:36
6
K.H.马图哈主编.非铁合金的结构与性能.丁道云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7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报.2004年4月20日.http://www.chinahightech.com.
8
曾小勤,丁文江.镁合金研究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镁协第六届年会暨信息,交流会文集,昆明,中国镁协.2003.
9
Mordike, B.L. and Ebert T. Magnesium: Properties-applications-potential,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A302(2001): 37-45.
10
师昌绪.世纪之交的材料科学技术与金属材料工作者的使命[J].金属学报,1999,35(1):51-51.
共引文献
93
1
肖峰,刘江文.
镁合金在摩托车及自行车上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J]
.材料研究与应用,2006(4):289-291.
被引量:1
2
赵鸿金,康永林,王朝辉,刘津伟,杜海亮.
直接挤压铸造镁合金轴筒件的研究[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5,25(z1):184-186.
3
龙思远,查吉利,曹韩学,徐绍勇,游国强,陈敏强.
镁合金压铸技术和装备的现状与展望[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8(S1):49-54.
被引量:4
4
徐楠,顾金宝.
陕北地区镁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科技信息,2009(1).
5
邹文兵,侯正全,李宝辉,肖旅,王宝兵,李利平,林初城.
砂铸Mg-Gd-Y-Zr合金热处理工艺优化[J]
.航天制造技术,2011(6):15-18.
被引量:5
6
张丁非,彭建,丁培道,潘复生.
关于我国镁合金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
.世界有色金属,2004(7):4-7.
被引量:7
7
张丁非,丁培道,潘复生,彭建.
重庆镁合金研究与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建议[J]
.材料导报,2004,18(8):89-92.
被引量:4
8
王茂林,刘金海,李国禄,刘根生.
镁合金(Ni-P)-SiC纳米颗粒化学复合镀层硬度及耐磨性的研究[J]
.化工机械,2005,32(4):199-202.
被引量:5
9
赵鸿金,康永林,王朝辉,杜海亮.
Mg-9.5Al-1.2Zn-0.3Mn镁合金变质精炼的实验研究[J]
.热加工工艺,2006,35(9):26-29.
10
何东野,张驰,邓春萍.
镁合金塑性成型技术及其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前景[J]
.汽车技术,2006(6):28-3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43
1
陈思涛.
真空度对镁合金散热器压铸件性能的影响[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22,42(1):116-118.
被引量:1
2
李昀昊.
镁合金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
.世界有色金属,2019,44(12):149-150.
被引量:16
3
殷建华.
近期国内镁市场变化与对策分析[J]
.中国金属通报,2007(23):3-5.
被引量:3
4
HANS J R.
Anisotropic plastic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as-extruded ZK60 magnesium alloy at room temperature[J]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09,52(1):161-165.
被引量:5
5
王香槐,赵青弋.
山西金属镁行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中国金属通报,2008,0(1):9-12.
被引量:3
6
刘艳飞,张艳,于汶加,刘璇.
全球原镁需求预测及中国合理产能分析[J]
.资源科学,2015,37(5):1047-1058.
被引量:10
7
张丁非,彭建,丁培道,潘复生.
关于我国镁合金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
.世界有色金属,2004(7):4-7.
被引量:7
8
王渠东,丁文江.
镁合金研究开发现状与展望[J]
.世界有色金属,2004(7):8-11.
被引量:69
9
邓想,孙玉福,赵靖宇.
Ti、W元素对抗磨耐热钢组织及其性能的影响[J]
.铸造技术,2004,25(12):922-924.
被引量:2
10
夏德宏,余涛.
高速发展的绿色工程材料——金属镁[J]
.金属世界,2004(6):41-42.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23
1
徐楠,顾金宝.
陕北地区镁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科技信息,2009(1).
2
左铁镛.
我国原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与对策[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8,1(9):4-8.
被引量:10
3
田长文,唐守秋,张新恩,杨院生.
山东省镁资源与镁工业的发展方向[J]
.山东科学,2009,22(5):131-134.
被引量:2
4
李林,戚文军,蔡畅,郑飞燕.
国内镁合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共性技术—专利动态分析[J]
.轻合金加工技术,2010,38(10):9-14.
被引量:4
5
唐祁峰,高家诚,陈小华.
热法制镁工艺的发展概况[J]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29(1):149-154.
被引量:7
6
曾聪,龙思远,陶军,刘波.
镁合金汽车轮毂服役状态分析与结构再设计[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1,31(12):1160-1162.
被引量:3
7
冯俊小,张志远.
镁还原罐内强化换热研究[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2,34(7):830-835.
被引量:5
8
李理,周楠.
EW94合金铸锭的热压缩变形力学行为与塑性加工图[J]
.塑性工程学报,2013,20(4):16-22.
9
李理,刘建才.
等温锻-挤复合成形EW94镁合金薄壁锥管及其微结构与性能[J]
.塑性工程学报,2013,20(5):16-21.
被引量:3
10
李长荣,郭翠萍,杜振民.
计算材料热力学与镁合金设计[J]
.中国材料进展,2015,34(1):30-4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6
1
李翔光,刘怡乐,陈寅,邱辉,邵军.
ZM6镁合金厚大柱状铸件的研制[J]
.工业技术创新,2021,8(3):33-36.
被引量:2
2
唐守秋,周吉学,田长文,李卫红,杨院生.
镁合金定向凝固技术研究的意义与进展[J]
.山东科学,2011,24(4):18-22.
被引量:6
3
李航,李爱听,游国强,胡锋.
硅热法炼镁还原工序节能减排技术进展[J]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2011,25(2):229-233.
被引量:1
4
尤晶,王耀武,冯乃祥.
新法真空铝热还原炼镁的研究[J]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12,32(4):312-317.
被引量:10
5
刘勇,龙思远,曾聪,郭云春.
镁冶炼新技术概况[J]
.机械工程材料,2012,36(11):5-8.
被引量:6
6
刘娟,龙思远,王进峰.
压铸摩托车轮毂服役状态的数值模拟[J]
.热加工工艺,2013,42(5):44-45.
被引量:1
7
韩凤兰,杨奇星,吴澜尔,郭生伟.
皮江法炼镁镁渣的回收处理[J]
.无机盐工业,2013,45(7):52-55.
被引量:2
8
李继林,郑开宏,高萌.
钢铁耐磨材料专利技术分析[J]
.铸造技术,2013,34(8):941-948.
被引量:11
9
穆晓辉,罗洪杰,王耀武,冯乃祥.
热法炼镁还原剂研究进展[J]
.轻金属,2014(2):45-49.
被引量:4
10
王慧芳,龙思远,朱姝晴.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铝合金轮毂径向疲劳寿命的预测[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4,34(12):1259-1261.
被引量:6
1
刘红湘,戴永年,马文会,李一夫.
中国镁工业研究方向探讨[J]
.轻金属,2007(1):46-49.
被引量:21
2
邵曰剑,贾志琦,陈健.
山西省镁工业污染防治现状与对策研究[J]
.山西科技,2007(5):11-12.
被引量:3
3
李树林.
对二十一世纪初我国镁工业发展的思考[J]
.轻金属,2004(4):38-42.
被引量:6
4
张苺.
世界铂族金属矿产资源及其开发[J]
.世界有色金属,2009,34(11):72-75.
被引量:6
5
邱凌云.
镁工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J]
.铝加工,1990,0(4):47-48.
6
我国镁电解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2):8-8.
7
国际动态[J]
.中国金属通报,2008,0(35):10-11.
8
李晓敏.
压铸镁合金在电子产业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J]
.轻金属,2003(7):37-38.
被引量:5
9
科技动态[J]
.中国金属通报,2003,0(9):20-20.
10
殷健.
关于黄金冶炼工艺的相关研究[J]
.山东工业技术,2015(4):99-99.
中国金属通报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