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某水库岩质岸坡整体稳定性可拓学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边坡稳定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局部地质环境较为脆弱部位,对于整体稳定性的判定方法较少,主要依靠定性判断。为此,作者将可拓学理论应用于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评判中,其主要通过构造物元模型,将定性描述用实变函数中的距离的概念,转化为半定量评判方法,并将该评判法用于大渡河中游某水库岩质岸坡的稳定性判断,最后用地质定性分析判断法校核,结果表明其成果间吻合较好,可用于进一步推广。
作者
匡野
吉锋
机构地区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09年第5期118-120,共3页
关键词
整体稳定性
可拓学理论
物元模型
岩质岸坡
分类号
U [交通运输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8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贾超,肖树芳,刘宁.
可拓学理论在洞室岩体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5):751-756.
被引量:83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徐光黎.灰色聚类在工程岩体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1987,(6):12-14.
2
肖树芳.岩体力学[M].长春:地质出版社,1988..
3
贾超.洞室岩体质量的可拓学评价及位移反分析[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1.
4
陈巨龙.从物元分析到可拓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
5
蔡文.物元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
6
蔡文.
可拓学概述[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8(1):76-84.
被引量:190
7
姚令侃.
可拓学在泥石流预报减灾决策上的应用[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8(1):139-144.
被引量:12
8
邓丽丽.
可拓方法在采场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J]
.中国矿业,1998,7(4):35-38.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82
1
李克钢,侯克鹏,李旺.
指标动态权重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J]
.岩土力学,2009,30(2):492-496.
被引量:33
2
张乐文,邱道宏,李术才,张德永.
基于粗糙集和理想点法的隧道围岩分类研究[J]
.岩土力学,2011,32(S1):171-175.
被引量:24
3
李莉,刘明,杨骏杰.
物元理论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J]
.房材与应用,2004,32(5):29-32.
被引量:2
4
苏怀智,吴中如,戴会超,温志萍.
三峡永久船闸高陡边坡整体稳定性的多因素综合评价[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23-32.
被引量:11
5
高峰,周科平.
基于可拓学理论的采场顶板稳定性评价[J]
.矿业研究与开发,2005,25(5):76-79.
被引量:8
6
丁向东,吴继敏,顾俊.
水利工程岩体质量分类方法综述[J]
.水电能源科学,2006,24(4):44-49.
被引量:9
7
王东耀,折学森,叶万军.
基于可拓工程法的黄土路堑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6,28(3):57-60.
被引量:12
8
邱道宏,陈剑平,张秉鹤,肖云华.
深埋长大公路隧道岩爆预测及防治研究[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2(6):950-955.
被引量:31
9
蒋小军,严学新.
可拓学理论在工程地质评价中的应用[J]
.上海地质,2007(1):45-49.
被引量:3
10
左昌群,陈建平.
基于可拓学理论的围岩分级方法在变质软岩隧道中的应用[J]
.地质科技情报,2007,26(3):75-78.
被引量:13
1
任勇,冯强,韩蒙.
上坝大桥岩质岸坡稳定性数值分析[J]
.铁道建筑,2010,50(12):78-80.
2
<高速公路隧道结构安全养护管理系统研究开发>课题组.
高速公路隧道结构安全养护管理系统研究开发[J]
.广东公路交通,2012(3):152-152.
被引量:1
3
叶慧君.
纳界河岩质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J]
.四川建筑,2011,31(2):70-72.
被引量:1
4
张丙辰.
关于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的探讨[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2016(7):00167-00167.
5
潘邦君,胡荣华.
清江大桥岩质岸坡变形机制的离散元模拟[J]
.四川建筑,2003,23(4):53-54.
被引量:1
6
徐林生,孙钧,等.
神经网络技术在洋碰隧道围岩分类及其稳定性评判中的应用[J]
.公路隧道,2001(3):1-4.
被引量:1
7
王晓宁,安实,邓可.
基于可拓的道路立交部交通污染评价模型[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41(9):75-79.
被引量:2
8
薛晓辉,张军,宋飞.
基于可拓学理论的带裂缝隧道衬砌可靠性评价[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9(3):374-379.
被引量:7
9
邵婉,高清平.
可拓学理论在铁路工务系统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35(2):122-123.
被引量:2
10
陈宾康.
船舶正交设计与指标空间距离极小化评判法[J]
.武汉造船,1990(5):13-19.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0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