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研究社会发展过程时,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把社会看成是一个整体。他认为社会系统是一个整体,社会发展过程也是一个整体。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论,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整体观,也是对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为我国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者
邓治慧
机构地区
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传承》
2010年第33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发展
整体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
1
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编,宋士昌.马克思主义论坛[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同被引文献
68
1
谢嘉梁,黄岩.
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科学发展观若干理论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9,18(1):7-12.
被引量:6
2
蒯正明.
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理论研究述评[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9(4):19-24.
被引量:4
3
叶启绩,齐久恒.
科学发展观的“三维创新”[J]
.思想理论教育,2013(3):26-29.
被引量:2
4
何艳.
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体系的形塑功能分析[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6):10-12.
被引量:1
5
谢嘉梁,黄岩.
科学发展观理论研究最新进展综述[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1):39-43.
被引量:8
6
颜鹏飞,戚义明.
论中国特色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2(6):92-97.
被引量:3
7
赵成,梁树发.
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新发展[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1):23-28.
被引量:9
8
王伟光.
唯物史观和科学发展观[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8(3):4-10.
被引量:10
9
奚洁人.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理念与思想方法[J]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0,4(3):23-30.
被引量:2
10
汪青松.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与历史地位——兼与赵凌云、张连辉先生商榷[J]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12(5):11-18.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1
1
胡祖凤,谢嘉梁,杨小明.
学术界关于科学发展观理论与实践研究评述[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6,17(1):57-67.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楚武干,戴小江.
理论界关于“五大发展理念”研究综述[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6,17(5):61-65.
2
谢嘉梁,胡祖凤,吕世杰.
近十五年来科学发展观理论研究回溯与展望[J]
.党政干部学刊,2018(6):28-33.
3
谢嘉梁,胡祖凤,吕世杰.
近年来科学发展观理论研究综述[J]
.邓小平研究,2018(5):146-153.
被引量:1
4
朱治元.
科学发展观向实践转化的党校路径分析[J]
.现代国企研究,2016(20).
1
刘云飞,林验.
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1,11(5):32-33.
被引量:1
2
李翠兰.
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内涵[J]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0(4):9-10.
3
黄雯雯.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与发展[J]
.传承,2009,0(10):34-35.
被引量:3
4
王艳.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9(10):13-15.
被引量:1
5
韩振峰.
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十大理论贡献[J]
.兰州学刊,2008(9):1-3.
6
王志林.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斯大林的失误及其启示[J]
.理论月刊,2003(1):39-41.
7
林屹.
浅谈大学生党员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7,0(24):55-56.
被引量:1
8
黄昌洪.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十六大报告解读[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8(4):12-15.
9
徐鸿武,魏宛斌.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1):22-25.
被引量:3
10
易金务.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贡献和指导地位[J]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3,14(1):8-12.
被引量:1
传承
2010年 第3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