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电视记录的“场”特性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将拍摄现场的诸要素,诸如被摄对象、摄像机/摄影师、记者等,及其带有的权力关系共同构成的一个实在称为"场"。在电视记录中,同一时空里记录的图像,由于现场诸要素关系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图像意义。电视记录中的"场"具有第一场被屏蔽、外围权力介入现场、编辑过程前置等基本特征。
作者
程郁儒
机构地区
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出处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86-92,共7页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Media & Communications
关键词
电视
记录
场
分类号
G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2
1
李德昌,赵兰华,梁莉.
文化场与南北对话[J]
.理论月刊,2002(7):34-35.
被引量:10
2
(美)保罗·莱文森(PaulLevinson)著,何道宽.数字麦克卢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二级参考文献
2
1
爱因斯坦 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158.
2
赵吉惠.儒家命运与中国文化[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共引文献
9
1
李德昌,崔延红.
人类本性的嬗变——信息人与信息力学之一:从物质人、生物人、社会人到信息人[J]
.理论月刊,2005(5):90-94.
被引量:12
2
李德昌.
信息人与不确定性[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4):44-54.
被引量:14
3
李德昌,崔延红.
“礼性”与“理性” “礼单”与“菜单”——社会群视角下的文化对比[J]
.理论界,2006(8):97-98.
4
郭立新.
量子场论视角下的企业文化:特性与结构[J]
.管理观察,2010(30):104-105.
5
李德昌,张守凤.
物理、伦理、管理与对称化管理——信息人社会与势科学理论研究之四[J]
.阅江学刊,2013,5(2):16-24.
被引量:2
6
厉蕊.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信息动力学探究[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8,20(4):124-128.
被引量:1
7
厉蕊.
基于管理信息势的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和谐[J]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20,22(4):96-100.
8
李德昌.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内在融合的理性探析[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1):92-96.
被引量:10
9
李德昌.
信息力学与对称化管理[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2):13-19.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21
1
王韧钢.
浅谈影响电视新闻摄像质量的几个关键因素[J]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2):63-66.
被引量:13
2
王志敏.《少数民族电影的概念界定问题》,载《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164页,第116-117页,第170-171页.
3
[美]詹姆斯·克利福德.部分的真理[A].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
张暖忻,李陀.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A].罗艺军.中国电影理论文选[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5
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
汪晖.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2011.
7
程郁儒.民族文化传媒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8
张宇丹,孙信茹.应用电视学:理念与技能[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
9
汉?克?安徒生;绎林.安徒生童话(插图版)[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221302237.
10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石琴娥.安徒生童话与故事全集(下)[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8411157.
引证文献
4
1
黄昌生.
试论电视摄像技术与技巧[J]
.科技创业家,2013(1).
被引量:1
2
朱欢.
造境:童话的“入场”论——论童话的叙事结构[J]
.北方文学(中),2012(2):31-32.
3
胡谱忠.
20世纪90年代中国民族志纪录片的文化维度[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93-97.
被引量:6
4
富颖,程郁儒.
原则与边界:纪录片真实性机制的微观研究[J]
.今传媒,2012,20(12):84-8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包学敏,王颖.
从媒介建构到多维表达:鄂伦春族影像志的发展脉络及思考[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22(3):115-121.
2
梁红.
浅析纪录片制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主观成分[J]
.东南传播,2013(10):70-72.
3
马婷.
浅谈纪录片创作的真实性[J]
.新闻传播,2013(6):133-133.
4
刘爱梅,陈小妹,单百灵.
纪录片《犴达罕》与《俄查》:记录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立姿态[J]
.当代电视,2014(10):84-85.
被引量:1
5
王埃亮.
基于大众文化视角下少数民族电影的变迁[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4):121-125.
6
陈阳.
视觉“重”写:“认知论”视角下的民族史纪录片——对比分析《楚国八百年》与《神秘的西夏》[J]
.中国电视,2017(9):64-69.
7
冯文娟.
电视摄像画面色彩的影响因素浅析[J]
.电子制作,2013,21(13):65-65.
被引量:2
8
周文君.
纪录片《神秘的西夏》的叙事重构[J]
.民族艺林,2018(1):95-98.
9
董开栋.
思想实验与边缘发声:20世纪90年代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价值重探[J]
.当代电影,2025(6):35-41.
1
陈永刚.
文献信息也是生产力要素[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6):41-43.
被引量:1
2
吴瑞良.
摄像师捕捉电视画面能力的自我培养[J]
.视听纵横,2012(3):84-85.
被引量:3
3
中国视协主席赵化勇到大别山拍摄现场看望慰问电视剧创作人员[J]
.当代电视,2011(7):91-91.
4
邓巨.
《高端访问》嘉宾谈话内容传达形式的选择[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11):62-62.
5
张振东.
访谈——电视纪录片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法[J]
.视听界,2000(3):9-10.
被引量:2
6
小溪.
探班[J]
.宠物世界(猫迷),2013(5):130-130.
7
蒋建国.
新媒体事件:话语权重构与公共治理的转型[J]
.国际新闻界,2009,31(2):91-94.
被引量:28
8
吴瑜.
浅析电视文化的传承与记录现实功能[J]
.科教导刊,2013(20):186-186.
9
徐峰.
从青春创业大赛看电视节目创新[J]
.青年记者,2012,0(04Z):54-55.
10
为祖国喝彩——广西电视台大型原创电视节目《寻找金花》庆祝国庆60周年特别节目[J]
.视听,2009,0(10):2-2.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