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高句丽早期历史研究体系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目前,学界关于高句丽早期历史的认识虽不尽相同,但是相关研究都基本未脱离传统的研究体系,亦即以《三国史记》为核心的研究框架。而事实上,这一体系本身便存在着两大误区:其一,将《三国史记》所载有关高句丽早期历史的历史传说视为史实。其二,是以南北朝以后的中原史料与好太王碑铭的内容来证明《三国史记》所载传说的真实性,却不知道这些史料系出同源。传说中的朱蒙、类利、无恤这前三王未必就是高氏祖先,他们很可能出自不同时代、不同部落有着不同的身世的高句丽民族的英雄。
作者
刘炬
机构地区
吉林省高句丽研究中心
出处
《东北史地》
2010年第6期27-33,共7页
关键词
高句丽
早期历史
研究
体系
分类号
C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12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3
1
王绵厚.
《汉书·王莽传》中“高句丽侯驺”其人及其“沸流部”——关于高句丽早期历史文化的若干问题之七[J]
.东北史地,2009,0(5):17-21.
被引量:10
2
刘炬,季天水.
“高句丽侯驺”考辨[J]
.社会科学战线,2007(4):177-181.
被引量:11
3
刘子敏.
朱蒙之死新探——兼说高句丽迁都“国内”[J]
.北方文物,2002(4):48-52.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刘子敏.
朱蒙之死新探——兼说高句丽迁都“国内”[J]
.北方文物,2002(4):48-52.
被引量:21
2
徐家国.
辽宁新宾县永陵镇汉城址调查[J]
.考古,1989(11):1049-1051.
被引量:6
3
.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97..
4
.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
刘炬,季天水.
“高句丽侯驺”考辨[J]
.社会科学战线,2007(4):177-181.
被引量:11
6
欧阳修.《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779页.
7
《三国志·高句丽传》.
8
三国史记[M].
9
顾铭学.魏志高句丽传考释:下[G]//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学术研究丛刊.1981.
10
《新唐书·张说传》.
共引文献
28
1
王绵厚.
《汉书·王莽传》中“高句丽侯驺”其人及其“沸流部”——关于高句丽早期历史文化的若干问题之七[J]
.东北史地,2009,0(5):17-21.
被引量:10
2
李大龙.
由解明之死看高句丽五部的形成与变迁——以桂娄部为中心[J]
.东北史地,2009,0(3):9-14.
被引量:7
3
姜维东.
高句丽黄龙升天传说[J]
.东北史地,2008,0(6):80-82.
被引量:2
4
刘炬,季天水.
“高句丽侯驺”考辨[J]
.社会科学战线,2007(4):177-181.
被引量:11
5
刘子敏.
高句丽琉璃王研究[J]
.博物馆研究,2008(2):42-47.
被引量:3
6
苗威.
《三国史记》的历史影响探析[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33-38.
被引量:5
7
杨军.
高句丽王世系积年考——兼论朱蒙建国时间[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30(9):15-19.
被引量:5
8
姜维东.
高句丽延优传说[J]
.博物馆研究,2010(1):38-41.
9
郭建刚.
刘子敏《高句丽历史研究》概议[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31(6):22-25.
10
刘子敏.
关于高句丽第一次迁都问题的探讨[J]
.东北史地,2006(4):9-13.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128
1
高福顺.
高句丽建国神话传说纪事史源研究[J]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2021(1):93-109.
被引量:1
2
王欣媛.
高句丽建国史事考察[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3,44(6):21-26.
被引量:1
3
刘子敏.
朱蒙之死新探——兼说高句丽迁都“国内”[J]
.北方文物,2002(4):48-52.
被引量:21
4
李殿福.
高句骊金铜、石雕佛造像及中原郡碑——兼谈高句骊易名高丽之始[J]
.考古,1993(8):751-757.
被引量:5
5
李德山.
高句丽族称及其族属考辩[J]
.社会科学战线,1992(1):224-229.
被引量:17
6
徐德源.
高句丽社会性质问题的综合述评[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10(6):52-57.
被引量:5
7
姜维东.
高句丽献鱼却敌传说——高句丽传说考源之三[J]
.东北史地,2010(1):28-31.
被引量:2
8
张碧波.
感日卵生——高句丽族源神话——兼及《东明王篇》的解析[J]
.东北史地,2010(4):29-33.
被引量:9
9
姜维东.
高句丽始祖传说中河伯女内容探源——高句丽传说考源之四[J]
.东北史地,2010(4):34-37.
被引量:6
10
李新全.
高句丽建国传说史料辨析[J]
.东北史地,2010(5):6-1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朱尖.
《后汉书·高句骊传》侯“驺”记事辨析[J]
.中国史研究,2024(2):197-203.
被引量:2
2
高福顺,明阳.
近二十年来中国学者高句丽历史研究述评(上)[J]
.地域文化研究,2024(5):21-41.
被引量:2
3
朱尖.
史料精耕与边疆经略视域下高句丽侯“驺”身份探讨[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52(2):109-120.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李大龙.
高句丽研究的难点和前沿问题[J]
.地域文化研究,2025(1):71-75.
2
朱尖.
史料精耕与边疆经略视域下高句丽侯“驺”身份探讨[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52(2):109-120.
3
朱尖.
东汉前期的民族关系思想与治边实践[J]
.民族研究,2025(3):91-102.
4
李乐营.
高句丽五部地理方位及相关问题探析[J]
.地域文化研究,2025(5):66-77.
1
许宪范.
“高句丽”名称由来及其民族形成[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8(2):83-91.
被引量:8
2
张昌熙.
东夫余及其地望初探[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19(4):131-138.
被引量:1
3
崔羲秀,紫荆.
朝鲜族和满族的始祖传说的比较[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25(1):38-42.
被引量:1
4
李德山.
高句丽族称及其族属考辩[J]
.社会科学战线,1992(1):224-229.
被引量:17
5
张永国.
关于苗族的图腾崇拜问题[J]
.贵州民族研究,1980(2):90-93.
被引量:9
6
姜守鹏.
从古代文献看渤海国的族属问题[J]
.求是学刊,1980,7(3):46-50.
被引量:6
7
刘永祥.
朱蒙与东明——高句丽始祖问题探索[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6(6):81-83.
被引量:4
8
滨田耕策,范作申.
有关好太王碑文的一两个问题[J]
.国外社会科学,1983(5):46-47.
9
耿铁华.
高句丽民俗概述[J]
.求是学刊,1986,13(5):77-81.
被引量:5
10
张昌熙.
东夷传中的古高句丽资料辨析——兼谈古高句丽的几个问题[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6(2):24-27.
被引量:1
东北史地
201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