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多孔混凝土结构特性与强度增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多孔混凝土属于骨架空隙结构,其强度取决于内部起胶结作用的水泥石性质、集料特性及浆集比等。采用振动法成型多孔混凝土试件,标准养生后测其抗压强度与劈裂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多孔混凝土抗压强度早期增长较快,符合线性关系,后期强度发展较慢,符合对数关系;长龄期劈裂强度与28天劈裂强度之间符合对数关系。
作者
李增宏
车法
机构地区
山东省淄博市公路管理局
出处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2-34,共3页
基金
国家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631800005)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F02A00)
关键词
路面工程
多孔混凝土基层
抗压强度
劈裂强度
强度发展规律
分类号
TU528.2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6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1
郑木莲.
多孔混凝土的渗透系数及测试方法[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6,6(4):41-46.
被引量:67
2
郑木莲,陈拴发,王秉纲.
基于正交试验的多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10):1319-1323.
被引量:57
3
郑木莲,王秉纲,胡长顺.
大孔混凝土组成设计及路用性能[J]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4):6-10.
被引量:47
4
严家€罕?FYANJIAJIBIAN道路建筑材料[M].
二级参考文献
34
1
徐皓,倪富健,刘清泉,沈恒,陈荣生.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渗透系数测试研究[J]
.中国公路学报,2004,17(3):1-5.
被引量:58
2
李国强,邓学钧.
路面透水表层临界空隙率研究[J]
.中国公路学报,1996,9(2):28-33.
被引量:15
3
林玉清.联邦德国公路排水设施规范选编[J].国外公路,1990,(1):48-52.
4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混凝土研究所.混凝土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5
.JTJ 059-95.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S].,1995..
6
.GBJ 82-85.普通混凝土长期性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S].,1985..
7
.JTJ 018-97.公路排水设计规范[S].,1997..
8
.JTJ 053-94.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S].,1994..
9
.JTJ 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S].,2000..
10
BearJ 李竞生 陈崇希 译.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1-570.
共引文献
160
1
毛明杰,朱海峰,马也,吴志敏.
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式及其关于骨料的性能研究[J]
.建筑结构,2022,52(S02):1081-1086.
被引量:5
2
祝庆升.
多孔混凝土基层的设计与施工[J]
.砖瓦世界,2019,0(14):105-106.
3
王春生,朱峰.
无砂大孔粉煤灰混凝土解决桥头跳车施工技术[J]
.山东交通科技,2006(1):53-55.
4
邢晓明.
浅谈新型透水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J]
.科技风,2009(11).
被引量:1
5
王兴.
多孔混凝土排水性能评价指标与标准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9,5(4):26-28.
6
李宜锋,王崇涛.
排水基层多孔混凝土的强度相关性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9,5(4):35-37.
7
郑瑞君.
多孔混凝土疲劳对比试验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6(12):35-38.
8
蒋正武,孙振平,王培铭.
若干因素对多孔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
.建筑材料学报,2005,8(5):513-519.
被引量:220
9
郑木莲,陈拴发,王崇涛.
多孔混凝土的强度特性[J]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4):20-25.
被引量:45
10
杨扬,刘海苹,徐建成.
寒区低噪声路面的研究[J]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6,20(3):17-19.
同被引文献
15
1
赵蓉龙,殷东峰.
多孔水泥混凝土降噪性能试验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9,5(11):62-65.
被引量:6
2
郭忠印,苏向军,钱国平,朱云升.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J]
.公路,2004,49(9):157-162.
被引量:43
3
黄煜镔,吕伟民.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及其措施[J]
.中南公路工程,2005,30(2):132-135.
被引量:30
4
苏清林.
水泥砼路面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4):137-139.
被引量:14
5
彭进.
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J]
.湖南交通科技,2008,34(2):46-48.
被引量:5
6
赵海.
多孔混凝土材料组成设计方法研究[J]
.公路交通技术,2008,24(4):8-12.
被引量:3
7
谢文奎.
浅谈水泥稳定碎石或砂砾路面基层(底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J]
.广东建材,2009,32(5):91-93.
被引量:10
8
张树国,王刚,吴天禄.
国外多孔混凝土路面研究和发展综述[J]
.山西建筑,2009,35(21):261-263.
被引量:6
9
扈炳刚.
浅谈半刚性基层、底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8):183-183.
被引量:8
10
李伟.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原因及维修措施[J]
.技术与市场,2011,18(10):72-72.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7
1
王昆,朱仁景,谭佳琪.
成型方式对透水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
.公路交通技术,2016,32(6):10-12.
被引量:4
2
董震.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对策[J]
.交通科技,2017,27(4):36-37.
3
田来进.
水泥混凝土路面防断裂措施和方法[J]
.交通世界,2017(24):52-53.
4
娄金举.
道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技术[J]
.交通世界,2017(22):70-71.
被引量:1
5
田来进.
水泥混凝土路面防裂断措施和方法[J]
.交通世界,2016(36):12-13.
被引量:3
6
孙永刚.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对策[J]
.交通世界,2017(10):40-41.
被引量:3
7
代彩霞.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技术[J]
.山西建筑,2019,45(12):113-11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钟晓芳.
大厚度水稳层一次成型施工技术研究[J]
.运输经理世界,2023(36):26-28.
2
熊泽亮.
探讨道路工程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J]
.建材发展导向,2017,15(11):215-216.
3
刘涛.
水泥混凝土路面防裂断措施与方法研究[J]
.交通世界,2017(34):82-83.
被引量:3
4
杨劲松.
公路半刚性路面基层施工质量控制[J]
.交通世界,2018(15):34-35.
被引量:1
5
朱鑫.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及预防措施[J]
.价值工程,2020,39(2):98-100.
被引量:3
6
朱传勇.
农村道路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J]
.科学技术创新,2020(23):118-119.
被引量:2
7
张良.
透水混凝土正交试验研究[J]
.新材料·新装饰,2020,2(15):10-12.
8
黄显全,刘卫东,熊剑平,周胜波,焦晓东.
透水混凝土搅拌与成型方式研究进展[J]
.公路,2021,66(4):11-17.
被引量:2
9
余志刚.
城镇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与质量控制研究[J]
.安徽建筑,2021,28(7):185-185.
被引量:5
10
尉淑筝.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J]
.新材料·新装饰,2022,4(16):139-141.
1
李宜锋,王崇涛.
排水基层多孔混凝土的强度相关性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9,5(4):35-37.
2
赵玉生.
排水基层多孔混凝土强度发展规律研究[J]
.混凝土,2009(3):104-106.
被引量:1
3
刘浩林,刘俐利.
浅议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及保证水泥混凝土质量的措施[J]
.建筑知识:学术刊,2012(10):129-130.
被引量:1
4
杨青,王培荔.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J]
.山西建筑,2002,28(8):82-83.
被引量:3
5
邓小勇,旷鹏,殷川.
多孔混凝土基层荷载应力有限元模拟计算[J]
.交通科技,2008,18(6):36-38.
6
朱炯,孙琦,宋雷,李雁.
多孔混凝土的制备工艺研究[J]
.混凝土,2013(9):137-139.
被引量:1
7
郑木莲,陈拴发,王秉纲.
多孔混凝土基层的应力-应变特性[J]
.混凝土,2007(11):12-13.
被引量:2
8
刘辉.
浅析影响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粘聚性的因素[J]
.四川建材,2015,41(6):3-4.
被引量:2
9
安国顺,刘泽宇,李吉兴.
粉煤灰对混凝土抗冻临界强度的影响[J]
.低温建筑技术,2016,38(7):23-25.
10
谌超,刘松,邓华伟,刘毅强,孔维.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及温度应力影响因素研究[J]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2015,29(2):198-201.
被引量:25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