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变形分析法在计算覆岩导水裂缝带高度的应用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水体下采煤安全性分析主要在于对煤层下覆岩导水裂缝带高度的确定,变形分析方法是根据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引起的上覆岩层水平拉伸变形的大小,结合该岩层的力学性质来判断该层是否导水,从而确定导水裂缝带的顶点。通过泾河下特厚煤层综放试验研究成果验证其可行性。
作者
范志胜
机构地区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97-99,共3页
Coal Engineering
关键词
导水裂缝带
变形分析法
岩层荷载计算
分类号
TD82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9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47
同被引文献
114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06
参考文献
9
1
朱伟.
高强度综采中至坚硬覆岩裂缝带发育规律研究[J]
.煤炭工程,2011,43(1):60-63.
被引量:16
2
靳俊恒,孟祥瑞,高召宁,陈亮.
1262(1)工作面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数值模拟研究[J]
.煤炭工程,2010,42(11):68-70.
被引量:16
3
王庆照,蒋升,司马俊杰.
厚煤层重复采动覆岩破裂发育规律研究[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4):67-71.
被引量:12
4
孙亚军,徐智敏,董青红.
小浪底水库下采煤导水裂隙发育监测与模拟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2):238-245.
被引量:90
5
SUN Ya-jun,XU Zhi-min,DONG Qing-hong,LIU Sheng-dong,GAO Rong-bin,JIANG Yu-hai.
Forecasting water disaster for a coal mine under the Xiaolangdi reservoir[J]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2008,18(4):516-520.
被引量:21
6
杨随木,高荣斌.
小浪底水库下开采覆岩破坏规律研究[J]
.中州煤炭,2008(5):11-13.
被引量:2
7
高品红,杨思舜,成春奇.
煤层覆岩裂隙带高度预测的数值模拟-安全系数法[J]
.江西煤炭科技,2007(1):68-70.
被引量:2
8
余学义,周杨,杨子星,李广成,张旺荣.特厚煤层分层综放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观测研究[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9
刘治国.变形分析方法预测中硬覆岩导水裂缝带高度[A]采矿工程学新论——北京开采所研究生论文集,2005.
二级参考文献
39
1
姜福兴.
岩层质量指数及其应用[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4,13(3):270-278.
被引量:23
2
郑世书,孙亚军,赵林,吴大新.
GIS在殷庄煤矿微山湖下采区工作面涌水预测中的应用[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4,23(2):48-56.
被引量:11
3
刘天泉.
矿山岩体采动影响与控制工程学及其应用[J]
.煤炭学报,1995,20(1):1-5.
被引量:216
4
黎良杰,钱鸣高,闻全,孟益平.
底板岩体结构稳定性与底板突水关系的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5,24(4):18-23.
被引量:56
5
刘伟韬,武强,李献忠,陈东印.
覆岩裂缝带发育高度的实测与数值仿真方法研究[J]
.煤炭工程,2005,37(11):55-58.
被引量:42
6
古全忠,史元伟,齐庆新.
放顶煤采场顶板运动规律的研究[J]
.煤炭学报,1996,21(1):45-50.
被引量:31
7
高延法.
岩移“四带”模型与动态位移反分析[J]
.煤炭学报,1996,21(1):51-56.
被引量:83
8
陈荣华,白海波,冯梅梅.
综放面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确定[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6,23(2):220-223.
被引量:142
9
任强,刘伟韬.
覆岩采动裂隙带发育规律的数值模拟分析[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B07):75-78.
被引量:28
10
马立强,张东升,缪协兴,王红胜,封金权.
FLAC^(3D)模拟采动岩体渗流规律[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3):1-5.
被引量:28
共引文献
147
1
张云,曹胜根,来兴平,单鹏飞,张楠,赵长政,都书禹.
短壁块段式采煤覆岩导水裂隙发育力学特性分析[J]
.煤炭学报,2020,45(S02):551-560.
被引量:5
2
Zhang Youxi,Tu Shihao,Bai Qingsheng,Li Jianjun.
Overburden fracture evolution laws and water-controlling technologies in mining very thick coal seam under water-rich roof[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23(5):693-700.
被引量:8
3
刘贵,刘治国,张华兴,尹润生.
泾河下综放开采隔离煤柱对覆岩破坏控制作用的物理模拟[J]
.岩土力学,2011,32(S1):433-437.
被引量:7
4
段宏飞,姜振泉,张蕊,朱术云.
杨村煤矿综采条件下薄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的实测与模拟研究[J]
.煤炭学报,2011,36(S1):13-17.
被引量:30
5
DAI Hua-yang, REN Li-yan, WANG Meng, XUE Hai-bing College of Geosicence and Surveying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3, China.
Water distribution extracted from mining subsidence area using Kriging interpolation algorithm[J]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2011,21(S3):723-726.
被引量:7
6
张涛,张兆江,赵玉玲.
南洺河下采煤安全性数值模拟分析[J]
.煤炭技术,2015,34(1):26-28.
被引量:1
7
许海涛,任建军,李永军.
综放工作面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预计[J]
.煤炭技术,2015,34(6):10-12.
被引量:7
8
孟召平,易武,兰华,王萌.
开滦范各庄井田突水特征及煤层底板突水地质条件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2):228-237.
被引量:41
9
HANG Yuan ZHANG Gai-ling YANG Guo-yong.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dewatering thick unconsolidated aquifers for safety of underground coal mining[J]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19(3):312-316.
被引量:16
10
TANG Shoufeng, TONG Minming, HU Junli, HE Xinmin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Xuzhou 221008, China.
Characteristics of acoustic emission signals in damp cracking coal rocks[J]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20(1):143-147.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114
1
张玉军,李凤明.
高强度综放开采采动覆岩破坏高度及裂隙发育演化监测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S1):2994-3001.
被引量:101
2
张丹,张平松,施斌,王宏宪,李长圣.
采场覆岩变形与破坏的分布式光纤监测与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2015,37(5):952-957.
被引量:67
3
涂敏.
潘谢矿区采动岩体裂隙发育高度的研究[J]
.煤炭学报,2004,29(6):641-645.
被引量:89
4
刘立民,郭惟嘉,连传杰.
顶板导水裂缝带高度的二元统计模型辨识及预测分析[J]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1993,8(1):17-22.
被引量:5
5
张玉军,康永华.
覆岩破坏规律探测技术的发展及评价[J]
.煤矿开采,2005,10(2):10-12.
被引量:43
6
高延法.
岩移“四带”模型与动态位移反分析[J]
.煤炭学报,1996,21(1):51-56.
被引量:83
7
汪华君.
覆岩导水裂隙带井下微地震监测研究[J]
.矿业快报,2006,22(3):27-29.
被引量:8
8
姜福兴.
采场覆岩空间结构观点及其应用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6,23(1):30-33.
被引量:147
9
甘志超,张华兴,刘鸿泉.
EH-4电导率成像系统探测“两带”的应用研究[J]
.煤矿开采,2006,11(3):14-15.
被引量:9
10
黄庆享,刘腾飞.
浅埋煤层开采隔水层位移规律相似模拟研究[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6,34(5):34-37.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9
1
吕玉广,张雁.
国内导水裂缝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煤矿现代化,2013,22(2):101-104.
被引量:5
2
杨兴春,王甲伟.
北河下导水裂隙带高度与防水煤柱厚度的计算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4(4):16-17.
3
马红星.
煤矿井下水泵状态监测系统研究[J]
.山东煤炭科技,2015,33(10):157-159.
4
赵兵朝,王守印,刘晋波,贺铜章,鱼智让,刘浪,张杰.
榆阳矿区覆岩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研究[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6,36(3):343-348.
被引量:15
5
张新盈.
K-means和QGA优化RBF神经网络模型在导水裂缝带高度预测方面的应用[J]
.中国矿业,2018,27(8):164-167.
被引量:2
6
刘振广,崔宏磊,黄美涛.
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分析[J]
.煤炭技术,2020,39(9):119-122.
被引量:14
7
张玉军,张志巍.
煤层采动覆岩破坏规律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
.煤炭科学技术,2020,48(11):85-97.
被引量:44
8
李星亮,黄庆享.
水体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发育特征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22,39(1):54-61.
被引量:30
9
赵兵朝,冯杰,赵阳,马云祥,侯恩科,孙浩,王京滨.
基于覆岩曲率变形的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研究[J]
.煤炭工程,2023,55(4):107-11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06
1
张玉军,肖杰,李友伟,宋业杰.
坚硬主控覆岩预裂弱化控制导水裂缝带高度机制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4,43(S01):3363-3373.
2
杨博,孟秀峰.
大采高综采覆岩裂隙演化特征研究[J]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2,35(5):3-5.
3
李倩雯,申建军,张会德,上官泽誉.
薄基岩区覆岩采动破坏特征与控水控砂性能评价[J]
.煤炭科学技术,2023,51(S02):200-209.
4
康国彪,卞涛,蒲平武.
大采高工作面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21,49(S02):19-24.
被引量:12
5
马军前,仝昕,李成银.
弱胶结地层采动覆岩活动规律及渗透性演化特征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20,48(S02):11-16.
被引量:6
6
张之良.
笙的改革[J]
.乐器,2000(1):54-55.
7
吕广罗,李文平,黄阳,张勇,田刚军,肖荃泽,吕品田.
综放开采煤层顶板离层积水涌突特征及防治关键技术研究[J]
.中国煤炭地质,2016,28(11):55-61.
被引量:17
8
方刚.
薛庙滩煤矿充水因素分析及水文地质特征研究[J]
.能源与环保,2017,39(11):184-187.
被引量:1
9
冯洁,王苏健,陈通,侯恩科,李涛.
生态脆弱矿区土层中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研究[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8,46(1):97-100.
被引量:13
10
李超峰,虎维岳,王云宏,刘英锋,周麟晟.
煤层顶板导水裂缝带高度综合探查技术[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8,46(1):101-107.
被引量:51
1
赵兵朝,王守印,刘晋波,贺铜章,鱼智让,刘浪,张杰.
榆阳矿区覆岩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研究[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6,36(3):343-348.
被引量:15
2
童华.
钢井架设计的荷载计算[J]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9,30(3):13-15.
被引量:1
3
张炳光,孙茂也.
潘谢矿区三维地震成果验证及经济评价[J]
.中国煤田地质,1997,9(A00):40-42.
被引量:2
4
张燕萍.
谈矿山立井钢井架设计[J]
.山西建筑,2015,41(5):20-22.
被引量:1
5
田文华,马灵军.
易自燃煤层综放试验面综合防灭火技术应用[J]
.西北煤炭,2004,2(3):20-24.
被引量:1
6
蒋斌松,张强,韩立军.
采动岩层荷载计算方法修正[J]
.煤炭学报,2007,32(6):581-585.
被引量:9
7
崔俐,牛纪元.
风载作用下胶带走廊支架的荷载计算及截面选择[J]
.中州煤炭,2002(4):13-14.
8
刘全明,刘忠明,徐刚,王金平.
高韧性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弱化处理研究[J]
.煤矿开采,2005,10(1):47-49.
被引量:4
9
刘希成.
浅埋式地下井口房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
.煤炭工程,2013,45(12):25-27.
10
尹永贵,张彬,杨铁春.
混合作业模板悬吊荷载计算[J]
.煤矿现代化,1994,0(3):12-13.
煤炭工程
2012年 第S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