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专用标识改良设计初探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根据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队建设任务的需要,我们开展了以专业化、规范化、流程化为特点的救治演练,在演练过程中所使用的伤票和分类牌等标识均是上级根据医院野战卫勤保障需求下发的通用标识,较难满足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工作的专业需求。因此,结合专业救援实际,我们在原有标识的基础上对部分内容和功能进行了改进和拓展,较好地满足了救援工作的需求。现分析报告如下。
机构地区 解放军
出处 《人民军医》 2012年第S1期6-7,共2页 People's Military Surge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22

  • 1郭琪,万任华,黄邱朝,魏培德,王继伟,陈新,林村河,燕海军,龚红伟.电子伤票系统的研发与使用[J].东南国防医药,2005,7(4):301-303. 被引量:10
  • 2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电离辐射源与效应[A]..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呈交联合国大会的2000年报告书(中译本)[C].山西科学出版社,2002..
  • 3Dorothy E.Denning(著),吴汉平(译).信息战与信息安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 4陈伯华 龚国川.美军前沿伤员医疗救护信息系统[J].后勤科技装备,2002,(5).
  • 5The Chernobyl Forum.2003~2005,Second revised Version,Chernobyl's Legacy:health,Environmental and Socio-Economic Impacts and Recommendations to the Governments of Belarus,the Russian Federation and Ukraine.IAEA,2006
  • 6Λ.A.NΛbH PeaΛииМиΦЫ ЧерноБьIλЯ,MockBa.ALARA Limited.1996
  • 7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电离辐射源与效应.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1996年向联合国大会提交的报告和科学附件.冷瑞平,唐文乔,修炳林译.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9
  • 8IAEA.Development of an extended framework for emergency response Criteria.IAEA-TECDOC-1432
  • 9NCRP.Key Elements of Preparing Emergency Responders for Nuclear and Radiological Terrorism.Commentary No.19.2005
  • 10张树华.伤员流及医疗后送信息管理,战时卫生勤务学[J].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2003:46-47.

共引文献72

同被引文献20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