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石油化工节能的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中,石油化工行业承担了能源供应的重要任务。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中,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也存在较为严重的能源浪费问题,对于行业的高效、节能发展具有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对于石油化工节能关键技术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必须引起相关部门及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仅就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作者
李金熠
孙志强
吴凯丽
侯向陶
机构地区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出处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年第7期54-54,共1页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Standard and Quality
关键词
石油化工
节能
关键技术
分类号
TQ0 [化学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3
1
钱伯章.
石化行业节能降耗的潜力与途径[J]
.石油和化工节能,2007(3):7-10.
被引量:15
2
任京东,林敏,窦丽媛,孟祥海,宋昭峥,蒋庆哲.
我国石化行业节能减排的途径与措施分析[J]
.现代化工,2010,30(3):4-8.
被引量:17
3
余绩庆,刘博,高建保.
我国炼油企业提高能源效率的途径[J]
.石油规划设计,2008,19(2):32-35.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华贲.
过程系统的能量综合和优化[J]
.化工进展,1994,13(3):6-15.
被引量:30
2
侯玉宝,刘静翔,赵华.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用能分析及节能措施[J]
.炼油技术与工程,2005,35(3):21-24.
被引量:23
3
孟宪玲.
我国炼油行业节能综述[J]
.当代石油石化,2005,13(3):31-34.
被引量:25
4
金有海,陈建义,时铭显.
PV型旋风分离器捕集效率计算方法的研究[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995,11(2):93-99.
被引量:13
5
裴力君,应东.
常减压蒸馏装置的节能降耗措施[J]
.设备管理与维修,2006(2):39-40.
被引量:7
6
刘植昌,张睿,刘鹰,徐春明.
复合离子液体催化碳四烷基化反应性的研究[J]
.燃料化学学报,2006,34(3):328-331.
被引量:34
7
冯卫红,王红.
世界石油安全走势与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J]
.理论探索,2006(4):94-96.
被引量:4
8
张广建,郑伟华.
炼油装置热联合节能浅析和改进措施[J]
.石油和化工节能,2006(5):22-24.
被引量:8
9
刘双成.
低质焦化蜡油的加工优化[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06,37(9):28-31.
被引量:5
10
赵孟姣,陈保东.
加氢裂化装置用能分析及节能[J]
.节能技术,2007,25(1):50-52.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44
1
郭娜.
炼油化工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思考[J]
.区域治理,2018,0(16):121-121.
2
李雪静,乔明,潘元青,周惠娟.
国外石化公司二氧化碳减排对策分析[J]
.中外能源,2009,14(8):90-96.
被引量:13
3
华贲.
中国炼油企业节能降耗——从装置到全局能量系统优化[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9,25(4):463-471.
被引量:43
4
任京东,林敏,窦丽媛,孟祥海,宋昭峥,蒋庆哲.
我国石化行业节能减排的途径与措施分析[J]
.现代化工,2010,30(3):4-8.
被引量:17
5
朱彤.
我国石化工业能源效率与节能潜力[J]
.经济管理,2010,36(10):27-35.
被引量:9
6
姜丽萍,于春江.
CO_2减排给我国石化企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J]
.辽宁化工,2010,39(10):1047-1049.
被引量:2
7
周玲娟.
上海石化节能减排成效回顾与展望[J]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2011,27(2):1-4.
被引量:1
8
黄格省,李雪静,乔明.
炼油化工节能技术发展趋势与现状分析[J]
.石油石化节能,2011,1(3):5-7.
被引量:20
9
符学龙,李春波.
制造企业节能技术的研究及措施[J]
.能源与环境,2011(4):85-85.
10
Ren Jingdong,Meng Xianghai,Xu Chunming,Song Zhaozheng,JiangQingzhe,Liu Zhefu.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model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product yields of delayed coking units[J]
.Petroleum Science,2012,9(1):100-105.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27
1
何文丰,沈永淼.
节能设备在加氢裂化装置上的应用[J]
.中外能源,2012,17(2):93-95.
被引量:3
2
李想,陈明强,李玲,杨莉,孙艳利.
催化裂化装置节能降耗改造措施[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2(8):46-46.
被引量:3
3
张秀锋.
炼油厂加热炉节能改造分析[J]
.机械设计与制造,2005(6):105-107.
被引量:9
4
王定平.
板式塔与填料塔在炼油中的应用及成本分析[J]
.中国油脂,2005,30(9):57-58.
被引量:3
5
杨敬杰.
催化裂化装置节能技术改造[J]
.河南化工,2006,23(2):42-43.
被引量:2
6
王汝武.
蒸汽系统的热泵式凝结水回用设备[J]
.印染,2007,33(8):29-30.
被引量:4
7
陈东,周红,谢继红,尹海蛟,刘冬雪.
热泵干燥装置的应用和发展分析[J]
.干燥技术与设备,2007,5(2):74-78.
被引量:8
8
王汝武.
蒸汽加热系统节能及余热利用[J]
.上海造纸,2007,38(2):62-65.
被引量:1
9
王怀荐.
聚乙烯装置的节能设计[J]
.炼油与化工,2007,18(3):6-8.
被引量:1
10
何文丰.
缠绕管式换热器在加氢裂化装置的首次应用[J]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2008,29(3):14-17.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1
1
何奎.
石油化工节能设备及技术进展[J]
.中外能源,2013,18(8):95-100.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崔嵬.
化工企业节能降耗面临的问题与策略分析[J]
.石油石化节能,2019,9(5):44-46.
被引量:4
2
王岩.
化工节能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石油石化节能,2019,9(6):30-32.
被引量:5
3
徐建艺.
化工节能技术及节能设备发展前景[J]
.化工管理,2014(33):153-153.
被引量:1
4
蒋锋,董喜恩.
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运行波动原因分析[J]
.石油石化节能,2020,10(4):24-26.
被引量:2
5
李振华,侍吉清,陈战杨,杨娟莉,何爱妮,王纪兵.
换热网络能效评价方法在催化重整装置的应用[J]
.石油化工设备,2020,49(6):59-67.
被引量:3
1
魏寿彭.
石油化工节能之关键技术[J]
.当代化工,2011,41(12):1211-1216.
被引量:6
2
刘维康,魏寿彭,郭彦,杨树林.
化学工程与石油化工节能[J]
.广东化工,2014,41(5):99-100.
被引量:5
3
周君.
化工热力学与石油化工节能[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4(21):98-98.
被引量:1
4
李晋萍.
浅谈煤化工产品能耗和节能发展[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2(11):267-267.
5
我国磷化工基础产品产能过剩精细产品有待开拓[J]
.化工矿物与加工,2012,41(7):45-45.
6
石理.
以“化”带“焦”技术获重大突破[J]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2010,26(3):5-5.
7
以“化”带“焦”技术获重大突破[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10,41(8):10-10.
8
发挥水泥粉磨节能潜力[J]
.中国水泥,2013(12):63-63.
9
王平.
关于油气储运安全节能发展的几点思考[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2(9):288-288.
被引量:6
10
聂保振.
高压醇烷化工艺在合成系统节能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化工管理,2014(2):168-168.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