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多元智能理论是1983年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其所著的《智能结构》一书中最先提出的。该理论挑战了当时盛行的两种关于人类思维能力的观念:一是皮亚杰学说,即人的所有思维,都是为了达到科学思索的理想境界;二是当时流行的"智商"测验观,即认为人的智能可以通过对言语表达和逻辑思考能力的测试来区别高低。与以上两种观点不同,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拥有未知数目的潜能,从音乐上的天赋到了解自我的能力,都属于人类潜能的范畴"。目前,有关"多元智能"理论的专著已经被译成数10种文字,并且成为心理学、教育科学类畅销书达数年之久,多元智能理论在学校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和推广,更具实践意义和价值。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加德纳对"智能"一词所下的定义是:人类在解决难题与创造产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又为一种或数种文化环境所珍视的那种能力。这大大不同于智力测验所探寻的信息,在智力测验中往往偏重"知识的掌握",而对"知识的应用与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