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当代史学思想的基本走向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当代史学思想的基本走向一一就《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答客问王学典问:在出版了《历史主义思潮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之后,最近你又推出了《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一书(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能谈谈这两本书、尤其是...
作者
王学典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历史系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9,共7页
Literature,History,and Philosophy
关键词
历史观念
史学思想
唯物史观
史学界
当代史学
历史主义
中国当代
人类文明史
中国史学
马克思恩格斯
分类号
K09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6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26
1
陈启能.
史学理论与改革开放[J]
.史学理论研究,2008(2):4-7.
被引量:6
2
葛洪源,王德朋.
展望21世纪的中国史学——“21世纪中国史学发展趋势学术研讨会”侧记[J]
.史学史研究,2001(4):76-78.
被引量:1
3
蒋大椿.
21世纪史学理论研究断想[J]
.史学理论研究,2000(1):10-12.
被引量:9
4
张梦中.
确认“审美实践” 实现自我革命——21世纪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根本方向[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6(1):18-21.
被引量:3
5
黎澍.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学[J]
.历史研究,1983(2):3-16.
被引量:17
6
黎澍.
中国社会科学三十年[J]
.历史研究,1979(11):3-16.
被引量:10
7
陈其泰.
历史观的进展与二十世纪史学走向[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4):62-71.
被引量:3
8
杨念群.
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变与中国史研究的现实处境[J]
.清史研究,2000(4):65-76.
被引量:38
9
陈其泰.
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历史地位的思考[J]
.浙江学刊,1999(1):88-93.
被引量:5
10
陈启能.
近20年中国历史学的新发展[J]
.世界历史,1999(3):75-83.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8
1
苏全有.
21世纪中国史学理论走向问题研究综述[J]
.殷都学刊,2009,30(2):64-74.
被引量:1
2
黄广友.
“革命”与“历史”——刘大年史学观念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2009(11):33-40.
被引量:2
3
黄广友.
改革开放以来“十七年史学”研究评估[J]
.中共党史研究,2014(12):109-121.
被引量:2
4
刘星.
应该对若干重大史学倾向进行再平衡、再调整——王学典先生近年新思考简论[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1(4):27-35.
被引量:3
5
陈峰,董彩云.
“革命学术”与“学术革命”:共和国初期人文学术转型的双重解读[J]
.山东社会科学,2022(4):12-19.
被引量:3
6
高希中.
革命与学术的整合:民国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经世”取向[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0(1):199-204.
被引量:2
7
陈峰,董彩云.
“革命学术”与“学术革命”:共和国初期人文学术转型的双重解读[J]
.复印报刊资料(社会科学总论),2022(3):36-43.
8
徐国利.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家的新经世致用论——以马克思主义史学四大家为中心[J]
.河北学刊,2025,45(1):111-121.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阿拉坦仓,刘星,邱忠堂.
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1(1):5-11.
被引量:2
2
黄广友.
刘大年史学研究述论——一种基于学术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考察[J]
.东岳论丛,2011,32(8):29-36.
3
陈峰.
新世纪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述评[J]
.中共党史研究,2015(4):107-116.
被引量:2
4
卜宪群.
新中国七十年的史学发展道路[J]
.中国史研究,2019(3):5-34.
被引量:12
5
杨凤城,付吉佐.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历程研究(1949-1966)——基于对《历史研究》的考察[J]
.现代哲学,2020(6):43-50.
被引量:3
6
鲁玲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通之探析[J]
.今古文创,2022(26):49-51.
被引量:1
7
冯永昌,周瑶.
经典与现代的承续与创新——《康有为儒家经典诠释研究》书评[J]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3):88-92.
8
高希中.
革命与学术的整合:民国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经世”取向[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0(1):199-204.
被引量:2
9
左玉河.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与“三大体系”建设[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3(5):40-54.
被引量:2
10
殷飞飞.
朱谦之的马克思主义之路[J]
.史学理论研究,2023(6):124-135.
1
王桂琴.
一部慧眼独具的当代史学思想史——《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编辑手记[J]
.史学理论研究,1997(2):153-155.
2
窦玉生,宗爱迪.
人文的复兴[J]
.走向世界,2015,0(30):26-31.
3
李华.
评王复兴著《方志学基础》[J]
.中国地方志,1990(2):52-54.
被引量:1
4
杨连仲.
“中国陶瓷小丛书”出新著《中国唐三彩》问世津门[J]
.全国新书目,1997,0(11):23-23.
5
李侠.
五四精神该升级了[J]
.民主与科学,2009(2):12-14.
被引量:1
6
庄宾伍.
鄂尔多斯境内秦直道遗址的基本概况探析[J]
.卷宗,2014,4(3):488-488.
7
王学典,王钢城.
历史学若干基本共识的再检讨及发展前景——访王学典教授[J]
.历史教学问题,2004(1):22-29.
被引量:12
8
山东大学出版社新书奉献[J]
.文史哲,2007(5).
9
姬乃军.
陕西富县秦“上郡塞”长城踏察[J]
.考古,1996(3):84-85.
被引量:2
文史哲
199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