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5-71,共7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212
-
1朱舒婕,林心婕.“自然脸”还是“网红脸”:整容女性的象征性边界实践[J].当代青年研究,2023(1):29-42. 被引量:4
-
2汪洋,王义桅.妇女问题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国外社会科学,2001(2):34-39. 被引量:9
-
3杨新敏,荀洁.95世妇会后女性与传媒研究述评[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4(3):95-98. 被引量:5
-
4阿丽.骆仪:用镜头记录中国最后的“圣女部落”[J].伴侣,2012(5):4-6. 被引量:1
-
5周怡.女性主义哲学及其未来—— 一种方法论的研讨[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9,36(2):179-184. 被引量:3
-
6刘霓.女性主义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与特点[J].国外社会科学,1997(4):18-23. 被引量:3
-
7庞朴.文化结构与近代中国[J].中国社会科学,1986(5):81-98. 被引量:138
-
8宋国臣,顾朝林.北京女性流动人口的家庭类型及其形成因素[J].人文地理,1999,14(2):16-19. 被引量:30
-
9郭小橹.关于女性立场与女性电影的表象[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8(2):76-78. 被引量:11
-
10胡玉坤.赋予妇女权力──来自行动的新概念[J].妇女研究论丛,1998(1):40-43.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38
-
1叶文浩.货不对板的女性主义题材游戏研究——以《最后生还者2》为切入点[J].北京文化创意,2021(3):80-89. 被引量:1
-
2孙瑞雪.从田边圣子作品看日本当代女性的“家庭观”[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6):55-56.
-
3白蔚.身体的“革命”——关于李安电影《色·戒》的身体社会学[J].电影文学,2008(7):64-66. 被引量:2
-
4刘江涛.近年来女性主义哲学中的社会性别研究综述[J].哲学动态,1999(9):22-24. 被引量:6
-
5侯治辉.父权制语境下的“灰姑娘”——论“试鞋”的象征意义[J].作家,2008,0(2):216-216. 被引量:2
-
6杨明光.后父权制社会——后现代女权主义的理想模式述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64-69. 被引量:5
-
7付翠莲.西方思想史上女性被边缘化的历史考察[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6,28(5):73-78. 被引量:1
-
8林卡,唐琳.论女性主义研究的方法论意义[J].妇女研究论丛,2007(1):53-58. 被引量:2
-
9卢敏.简论后现代女性主义与后现代法学[J].前沿,2008(3):108-109. 被引量:4
-
10邹晓红.妇女权利研究的思维转换[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15(2):83-89.
二级引证文献89
-
1蒋子羲.女性主义身体地理学视域下的《月下》三重空间解读[J].文教资料,2024(4):23-28.
-
2吴雨涵,马铮铮.《党的女儿》:党史题材系列微纪录片中女性意识的表达[J].北方传媒研究,2023(1):62-65.
-
3高莉.民间交流影响下的中日国际婚姻[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3):84-85.
-
4姜春梅.从女性文学看日本婚姻观变化[J].长城,2011(12):130-131.
-
5孙仙红,李海立,武云虹.浅析妇女权利受侵害的表现及保障途径[J].黑河学刊,2009(9):72-72.
-
6付红梅.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7):161-163. 被引量:5
-
7付红梅.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8(4):24-27. 被引量:21
-
8李斌.第三网络社会与新“差序格局”[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5):57-60. 被引量:14
-
9梁洨洁.西方社会性别研究与进程评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B12):56-58. 被引量:6
-
10潘凤.浅析后现代女权主义[J].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1):359-360. 被引量:5
-
1担继红.当代西方女权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7,49(3):64-66. 被引量:4
-
2竞.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简介[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94,17(2):45-58.
-
3方洁.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女性受压迫分析——马克思主义的视角[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0(33):194-195. 被引量:2
-
4玛丽娅.马尔库斯,王寅丽.汉娜·阿伦特的反女权主义[J].国外社会科学,1998(4):11-16. 被引量:6
-
5沃野.关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5,13(6):16-18. 被引量:2
-
6周密.女权主义思潮对婚姻家庭立法的影响[J].现代交际,2015(10):15-15.
-
7刘醒.从女权主义视角下看如何构建和谐社会[J].改革与开放,2016(1):91-92.
-
8孟鑫.目前国内关于西方女权主义研究论争的主要问题[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1(3):4-5.
-
9继红.新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理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6,48(2):117-122. 被引量:3
-
10许宝友.当代美国左翼述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8(2):43-48.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