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刘勰与琉善史学批评思想之比较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刘勰与琉善史学批评思想之比较徐善伟在中西方古代史学发展史上,首次撰专文分别对文学进行总结批评的则是两位文艺理论家:中国南朝人刘勰(约465年-502年左右)和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希腊人琉善(Loucianos,约125年-192年左右)。此纯粹为一巧合之...
作者
徐善伟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1996年第4期50-54,共5页
Qilu Journal
关键词
史学批评
刘勰
史家
客观主义史学
中国古代史学
中西古代
刘知几
独立精神
文心雕龙
史学发展趋势
分类号
K091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4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14
1
钱茂伟.
论明中叶史学风气的变化[J]
.史学史研究,2001(2):26-35.
被引量:8
2
邹志峰.
宋代历史考据学的兴起及其发展演变[J]
.文献,2000(4):117-140.
被引量:6
3
谭英华.
十六至十七世纪西方历史思想的更新[J]
.历史研究,1987(4):28-41.
被引量:9
4
江湄.
“直笔”探微──中国古代史学求真观念的发展与特征[J]
.史学理论研究,1999(3):10-19.
被引量:6
5
刘家和.
史学的求真与致用问题[J]
.学术月刊,1997,29(1):112-118.
被引量:46
6
王春光.
谈《史记》的写人物[J]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1985,12(2):40-43.
被引量:1
7
罗念生.
古希腊讽刺家琉善[J]
.外国文学研究,1984,6(3):34-39.
被引量:2
8
施丁.
章学诚的历史文学理论[J]
.学术月刊,1984,16(5):51-57.
被引量:3
9
余敏辉.
吴缜的校勘学成就[J]
.史学史研究,1998(2):52-58.
被引量:1
10
汪受宽.
《左传》在历史文学上的两大特色[J]
.史学史研究,1996(1):32-3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8
1
卢东兵.
《文心雕龙·史传》研究综述[J]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5,18(1):41-45.
被引量:1
2
卢东兵.
《文心雕龙·史传》研究概述[J]
.殷都学刊,2005,26(1):27-30.
被引量:3
3
莫恒全,劳玉灵.
《文心雕龙》之《史传》篇的史论价值[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3(4):119-122.
4
张广智.
浅说古代西方史学的反省精神[J]
.北方论丛,2010(2):5-9.
被引量:2
5
姚凤鸣.
琉善美学思想的局限性研究[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12(3):45-46.
6
王姝.
近三十年来关于中国古代史学上“历史文学”研究的考察[J]
.安徽史学,2015(2):163-168.
被引量:1
7
刘琰.
《论撰史》研究综述[J]
.青年与社会,2019,0(11):246-248.
8
徐善伟,张欣蕊.
中西史学专业化道路之比较研究论纲[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53(6):50-62.
二级引证文献
7
1
陈安民.
西方史学的自我反思赘述——与《中国史学上的五次反思》一文的对读[J]
.理论与史学,2019(1).
2
段建宏.
从《文心雕龙·史传》看中国传统史学及其变革[J]
.长治学院学报,2007,24(4):54-57.
被引量:1
3
卢东兵.
《文心雕龙·史传》的史学成就[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113-117.
4
莫恒全,劳玉灵.
《文心雕龙》之《史传》篇的史论价值[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3(4):119-122.
5
胡辉,孙玉荣.
《文心雕龙·史传》引用《诗经》考论[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4):78-80.
被引量:12
6
王宇强.
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特征研究[J]
.中国民族博览,2018,0(1):99-100.
7
刘琰.
《论撰史》研究综述[J]
.青年与社会,2019,0(11):246-248.
1
吴碧海.
邱礼涛专访:我不会为另类而另类[J]
.电影世界,2011(4):36-37.
2
王元化.
五四精神和激进主义[J]
.百年潮,1999,0(5):10-12.
被引量:3
3
张冬玲.
清末民初新史学的兴起及新旧史学流派之争[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9(5):96-97.
4
贾特琳.
略论兰克客观主义史学对20世纪前期中国现代史学的影响[J]
.祖国(教育版),2013(9):33-34.
5
刘开军.
论中国史学史上历史考证与史学批评的融合[J]
.天津社会科学,2012(2):138-141.
6
祁志波.
浅析兰克史学[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8(9):121-123.
被引量:1
7
钱理群.
独立精神:“匹夫不可夺志”[J]
.全国新书目,2008,0(8):13-13.
8
许夕伟.
严复自由思想与福泽谕吉独立精神之比较[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7,18(3):31-33.
9
傅长禄.
胡适与《独立评论》[J]
.史学集刊,1990(3):45-50.
被引量:1
10
刘海静.
从《后汉纪》看袁宏的政治观及史学批评思想[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1):158-161.
被引量:1
齐鲁学刊
199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