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比较体育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比较体育研究方法发展历程角度,对比较体育研究方法的更新及发展趋向进行了探讨,根据目前比较体育研究方法多元化的趋向,认为与比较体育联系密切的相关学科的方法论及具体研究方法对比较体育研究方法的构成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应根据比较体育的研究特性,分层次地认识比较体育研究方法。
出处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6-89,共4页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
关键词
比较体育研究方法多元化比较研究法
分类号
G80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67
1
张旭,张峰,韩巧云.
中美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的比较研究[J]
.体育学刊,1997,4(1):87-91.
被引量:19
2
程志理.
比较体育学术座谈会纪实[J]
.体育与科学,1986,7(4):8-9.
被引量:4
3
熊斗寅.
试论体育情报研究与比较体育的异同[J]
.体育与科学,1986,7(5):4-7.
被引量:4
4
熊斗寅.
第五届国际比较体育学术会议简介[J]
.体育科学,1986,7(3):88-89.
被引量:1
5
刘跃鹏.
浅谈比较体育学[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5(1):18-20.
被引量:4
6
徐开春.
21世纪世界比较体育的趋势及走向[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8,17(1):1-4.
被引量:3
7
梁进,熊斗寅.
中国比较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5,19(S1):111-113.
被引量:1
8
任海.
比较体育─— 一个新兴的体育科学领域[J]
.体育文化导刊,1995(2):38-40.
被引量:5
9
熊斗寅.
全国比较体育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J]
.体育科学,1992,13(4):22-23.
被引量:1
10
张争鸣.
关于比较体育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比较体育理论研究思考之一[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2,7(3):94-9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6
1
王春,卢特.
辽宁省水上竞技运动发展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2):37-39.
2
赛庆彬,侯秀萍,朱静.
中外体育比较研究的几个问题[J]
.浙江体育科学,2009,31(1):16-18.
被引量:4
3
郑坚.
论我国比较体育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J]
.运动,2010(10):76-77.
被引量:1
4
杜祥居.
中美两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管理的比较研究[J]
.体育世界,2012(3):69-70.
5
高飞,屈丽蕊.
中国比较体育学学科发展问题的审视与思考[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6,33(3):267-273.
被引量:5
6
李根,张建华.
比较体育学方法论的相关问题研究[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31(3):206-21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蔺新茂,孙思哲.
我国体育比较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12):99-103.
被引量:1
2
周鹏,郭安宁.
关于高校比较体育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1):80-81.
3
邓毅明.
中美大学校园体育的异同比较分析[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4):89-93.
被引量:3
4
高飞,屈丽蕊.
中国比较体育学学科发展问题的审视与思考[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6,33(3):267-273.
被引量:5
5
熊慧.
体育文化视角下中美优势竞技体育项目对比分析[J]
.内江科技,2016,37(6):100-101.
6
李根,张建华.
比较体育学方法论的相关问题研究[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31(3):206-210.
被引量:1
7
樊文杰.
对高校比较体育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汽车世界,2019,0(7):142-142.
8
张厚喜,葛平磊,高飞,赵瑞国,苏国柏,杜晓玮.
我国标枪最后用力技术研究热点与学术前沿展望[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2,37(3):352-358.
被引量:2
9
王文龙,崔佳琦,邢金明,米靖.
定性比较分析(QCA)在体育领域应用的优势、现状与展望[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2,38(6):65-73.
被引量:8
10
曹敬博.
基于知识图谱的体育学科建设研究可视化分析[J]
.四川体育科学,2023,42(1):118-123.
1
姚明学.
我国比较体育发展研究[J]
.成才之路,2010(25):88-89.
2
樊临虎.
我国比较体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5,14(3):93-96.
被引量:1
3
陆建平,苏坚贞.
刍议我国的比较体育研究[J]
.体育科技,2001,22(4):18-20.
被引量:1
4
王其明.
高校体育专业篮球教学方法多元化应用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3,3(21):42-42.
被引量:8
5
程志理.
如何更深刻地研究比较体育——兼论东西方体育比较[J]
.福建体育科技,1991,0(3):5-7.
被引量:1
6
卫军.
比较体育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題[J]
.体育与科学,1987,8(2):10-11.
7
申景桃.
表象训练法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J]
.学园,2016,0(4):140-140.
8
左银智,李琦,阳小利.
对篮球比赛投篮命中率影响因素的研究[J]
.内江科技,2009,30(2):155-155.
被引量:11
9
任海.
“比较体育”与“体育比较”[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1,6(1):44-47.
被引量:5
10
胡友权.
关于比较体育研究的几个问题[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9,23(1):76-78.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99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