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书·李寻传》与纬学的兴起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汉书·李寻传》与纬学的兴起李学勤最近读到山东大学牟世金先生的遗著《文心雕龙研究沪,深有获益,如论《正纬》、《辨骚》何以列入五篇“文之枢纽”以内,殊为详尽。《正纬》历来较少受人注意,于此得到阐扬,尤其重要。所说:“《正纬》篇谶纬并论,而谓‘通儒讨核,...
作者
李学勤
出处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3,共3页
关键词
《汉书补注》
《史记·天官书》
文心雕龙
《尚书》
王先谦
天文志
“文之枢纽”
孟康
范文澜
诸侯
分类号
B23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5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75
1
李学勤.
续论西周甲骨[J]
.人文杂志,1986(1):68-72.
被引量:17
2
张政烺.
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J]
.考古学报,1980(4):403-415.
被引量:130
3
周予同.
纬谶中的孔圣与他的门徒[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33(2):23-62.
被引量:5
4
李学勤.
西周甲骨的几点研究[J]
.文物,1981(9):7-12.
被引量:55
5
李学勤.
记在美国举行的马王堆帛书工作会议[J]
.文物,1979(11):71-73.
被引量:4
6
李学勤.
谈安阳小屯以外出土的有字甲骨[J]
.文物,1956(11):16-17.
被引量:27
7
于豪亮.
帛书《周易》[J]
.文物,1984(3):15-24.
被引量:60
8
李学勤.
《唐勒》、《小言赋》和《易传》[J]
.齐鲁学刊,1990(4):109-112.
被引量:16
9
李学勤.
西周筮数陶罐的研究[J]
.人文杂志,1990(6):78-81.
被引量:10
10
李学勤.
竹简卜辞与商周甲骨[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2(2):79-84.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9
1
边家珍.
两汉之际的谶纬论略[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4):113-117.
被引量:6
2
徐栋梁,曹胜高.
《春秋纬》成书考[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4):53-57.
被引量:8
3
李梅训.
谶纬文献初步形成于汉成帝时期考[J]
.齐鲁学刊,2013(1):50-53.
4
于涌.
“五经六纬”考辨[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5):1-3.
5
吴亚丹,吴玲玲.
试论理工类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常态回归[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32-33.
被引量:2
6
孙尚勇.
感生、异表和胁生——由纬书及相关文献看西汉时期佛教对中土的影响[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109-119.
被引量:3
7
任蜜林.
现代学术视野下的谶纬学研究及其未来走向[J]
.中国哲学年鉴,2017(1):167-184.
被引量:1
8
孙航,杨效雷.
李学勤易学研究的成就与特点[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179-188.
被引量:1
9
张晓梅.
基于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践行能力标准的人文素养培育实践路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12):155-160.
被引量:21
二级引证文献
42
1
曹毅搏.
论魏晋玄学法律观的思想渊源、内涵及价值取向[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2(5):86-91.
2
史建刚.
汉新禅代与厌汉舆论[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7,27(4):19-21.
3
马得禹.
谶纬思想源流及其在《搜神记》中的体现[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6):62-67.
被引量:1
4
赵月刚,韩志强.
浅论汉代谶纬[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8(1):122-123.
5
徐栋梁.
《春秋纬》对《春秋繁露》天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J]
.衡水学院学报,2013,15(3):27-31.
被引量:1
6
于涌.
“五经六纬”考辨[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5):1-3.
7
徐栋梁.
《春秋纬》对《春秋繁露》阐释模式的继承和发展[J]
.衡水学院学报,2013,15(6):12-14.
被引量:2
8
徐栋梁.
论《春秋纬》对《春秋繁露》受命改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
.衡水学院学报,2014,16(3):15-19.
被引量:2
9
周婷婷.
传统朴学与现代史学的融合——陈槃谶纬研究举要[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5):58-61.
10
陈立柱.
有巢氏传说综合研究——兼说中国史学的另一个传统[J]
.史学月刊,2015(2):86-95.
被引量:11
1
胡培培.
文之枢纽:从儒家经典到文学经典[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6):113-118.
2
刘国忠.
六朝时期的纬学[J]
.史学月刊,2009(2):46-51.
被引量:2
3
朱君毅.
《史记·天官书》“天人之变”思想的易学渊源[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6,36(2):80-83.
被引量:1
4
孙玉敏.
王先谦研究综述[J]
.北方论丛,2005(3):87-89.
5
龚抗云.
王先谦《荀子集解》的学术成就[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5):29-36.
被引量:1
6
曾德雄.
从眭弘之死看儒学与政治的关系[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6(3):32-39.
被引量:1
7
孙玉敏.
王先谦与郭嵩焘学术交游浅探[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2):47-50.
8
林桂榛.
五行说源于……“天道历数”[J]
.国学(吉林),2016(2):15-17.
9
张新京.
孔子仁学研究三十八年[J]
.哲学动态,1987(4):40-44.
10
祝杏清.
是三种人,还是一种人?——“至人”“神人”“圣人”辨[J]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3(2):41-42.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