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前文学批评的商业化倾向与双重贫困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刘挺生:(以下简称刘,其他人亦同)在文学创作生存危机已经临头的今天,作为它的孪生兄弟的文学批评更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陷入困顿。随着出纪末的临近,新时期文学批评的好时光似乎也到了尽头。它的对“大写的人”的呼唤,对文化“寻根”和反思重建主体人格的理论努力,已远远逝去。它对所禀有的充沛激越。
作者
刘挺生
陈福民
张闳
金勇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69-75,共7页
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现代批评
批评家
商业化倾向
文学创作
想象力
科学性
批评实践
文学本文
文本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0
1
王宁.
全球化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化批评[J]
.文艺研究,1999(4):25-26.
被引量:19
2
曹顺庆.
从“失语症”、“话语重建”到“异质性”[J]
.文艺研究,1999(4):33-35.
被引量:44
3
陆汉军.
是性的扭曲毁灭了她们:论蘩漪、曹七巧的性悲剧[J]
.小说评论,2010(S1):281-284.
被引量:7
4
楼肇明.
当代散文潮流回顾[J]
.当代作家评论,1994(3):107-116.
被引量:28
5
马元龙.
重返大家气象:秋雨散文的超越[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35(1):112-116.
被引量:6
6
闻礼萍.
发展和繁荣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J]
.文艺理论与批评,1992(2):4-8.
被引量:2
7
胡亚敏.
反思与建设同在 危机与机遇并存──近年来文学批评学研究述评[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34(2):36-41.
被引量:3
8
许也.
当代批评学的现状与走向──“94’全国文学批评学研讨会”综述[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33(5):48-51.
被引量:1
9
汤溢泽.
《文化苦旅》:文化散文衰败的标本[J]
.文学自由谈,1996(2):19-25.
被引量:11
10
王强.
文化的悲哀:余秋雨的学问及文章[J]
.文学自由谈,1996(1):39-46.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7
1
石俊玲.
新时期文学批评学的建构[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3):132-133.
2
唐冬琳,赖大仁.
从“余秋雨现象”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隐忧及其建设[J]
.贵州社会科学,2005(5):125-128.
被引量:3
3
吴松山,侯丽,苏国伟.
新时期文学批评学的危机与重构[J]
.科教文汇,2007(10X):178-179.
4
邓心强.
魏晋南北朝言说主体对中国当前批评的启示[J]
.学术界,2013(3):134-144.
被引量:1
5
孙新新.
论当下文学批评的媚俗化倾向[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5,0(3):2-5.
6
朱庆华,陈俊.
文艺批评之病象与匡救[J]
.丽水学院学报,2017,39(3):65-70.
7
简贵灯,薛慧.
清末民国戏曲批评的商业化[J]
.中华戏曲,2023(3):191-21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马小敏.
论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文化形象期许——从余秋雨批评现象谈起[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2):93-97.
2
朱庆华,陈俊.
文艺批评之病象与匡救[J]
.丽水学院学报,2017,39(3):65-70.
3
邓心强.
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当代视野与致用精神[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0(5):88-92.
被引量:2
4
邱宗珍.
地域风景·时代热点·批判意识——江西文艺评论的三个特征[J]
.创作评谭,2022(5):16-22.
1
陈建平.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谈《红楼梦》中晴雯与赵姨娘形象塑造的潜在互动关系[J]
.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0,2(4):41-44.
被引量:3
2
邓溪燕.
试论李渔创作的商业化倾向[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5):104-105.
3
吴晓.
关于诗美接受──诗学札记之一[J]
.浙江社会科学,1994(1):71-76.
4
马伯庸.
我见犹怜诸葛亮[J]
.青年博览,2012(24):26-26.
5
穆海亮.
先锋和商业的对接与悖反[J]
.艺术广角,2011(2):55-60.
被引量:2
6
王东凯.
浅谈大众文化对当代文学的影响[J]
.宜宾学院学报,2009,9(3):20-21.
被引量:1
7
陶东风,李心峰.
道德理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位置[J]
.长江文艺,1996,0(1):56-58.
8
马伯庸.
我见犹怜诸葛亮[J]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中学生必读),2013(7):40-41.
9
马伯庸.
我见犹怜诸葛亮[J]
.社区,2013(11):14-14.
10
许文波.
花样年华(组诗)[J]
.太湖,2015(5):81-83.
文艺理论研究
199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