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科学地理解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科学地理解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张一兵南京大学哲学系《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完整表述他们新世界观的一部十分重要的文献。我以为,在我们以往的研究中,《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逻辑线索被有意无...
作者
张一兵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3-40,共8页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
人的主体地位
费尔巴哈
共产主义
社会历史发展
人的本质
自主活动
社会形态
经济学
分类号
K0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0
1
张一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本体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J]
.理论探讨,1996(6):5-8.
被引量:1
2
赵家祥.
从“现实的人”看人与社会的统一[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7(1):22-26.
被引量:6
3
王义军.
从主体进化角度看人的发展[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4,13(2):71-76.
被引量:1
4
陈学明.
评国外马克思主义对苏东剧变原因的探讨和对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分析[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5,47(1):111-121.
被引量:2
5
朱宝信,肖新生.
简论主体性与主观性的三个区别[J]
.广东社会科学,1994(2):48-52.
被引量:4
6
高清海.
主体呼唤的历史根据和时代内涵[J]
.中国社会科学,1994(4):90-98.
被引量:110
7
段忠桥.
对我国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的再思考[J]
.马克思主义研究,1996(1):42-49.
被引量:10
8
陈柏灵.
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性问题[J]
.理论探索,1994(4):6-11.
被引量:1
9
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0
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引证文献
4
1
钱国旗.
主体性与历史客观性[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5,12(2):25-30.
被引量:1
2
李雪阳.
列宁主义是否“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一国首先胜利”论与俄国“十月革命”合法性辨析[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40-48.
被引量:1
3
郭晓云.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看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的思想[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8(12):1-1.
被引量:1
4
李振兴,郭忠义.
中国改革开放的唯物史观实践逻辑探析[J]
.临沂大学学报,2020,42(6):83-9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周祥森.
历史认识主体研究之缘起与定义之纷争(上)——新时期历史认识论研究学案之一[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2):90-96.
2
吴芳.
论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当代启示——纪念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J]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7,17(3):47-50.
3
程天宇,王萍.
劳动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20,36(4):10-16.
4
张岩,付文佳.
中国经济奇迹的人民主体依据[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9(2):17-23.
1
张雄,黄庆华.
“交往”与历史转折[J]
.江淮论坛,1996(2):59-64.
被引量:6
2
董振平.
南京国民政府关税自主的背景分析[J]
.齐鲁学刊,2002(1):19-23.
被引量:2
3
成新文.
阎锡山大同思想批判——兼评阎氏《世界大同》[J]
.晋阳学刊,1997(1):98-102.
4
刘宗绪.
学习一点世界近代史尤其是法国史的知识[J]
.中国图书馆学报,1985,13(3):68-71.
5
李薇薇.
世界历史概念的两层含义及现实意义[J]
.理论与改革,2005(3):26-28.
6
孙鹏凯.
马克思与施蒂纳的关系辨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1):287-288.
7
王永钦.
毛泽东与基辛格[J]
.党的文献,1997(1):92-95.
被引量:3
8
吕明灼.
“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1(4):1-2.
被引量:2
9
黄维民.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及其意义[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55-58.
被引量:1
10
李之钦.
简议徐特立论学历史[J]
.特立学刊,1994,0(1):27-31.
人文杂志
199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