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削从来没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与胡培兆、要战通同志商榷
被引量:2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5期15-18,共4页
Jiangsu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18
-
1要战通.关于剥削问题的新思考[J].求索,1993(4):23-28. 被引量:2
-
2胡培兆.剥削简论[J].中国经济问题,1988(1):6-14. 被引量:19
-
3晏智.剥削新解[J].光彩,2003,0(1):18-19. 被引量:4
-
4易重华.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剥削定义的理解[J].理论月刊,2003(2):46-47. 被引量:5
-
5杜旭宇.剥削范畴及其功能作用的重新界定[J].科学社会主义,2005(2):34-37. 被引量:15
-
6潘石.科学对待私有制与剥削[J].当代经济研究,2005(6):23-28. 被引量:5
-
7周新城.不能离开生产关系探讨分配问题——关于分配问题的一些看法[J].经济经纬,2005,22(5):1-6. 被引量:5
-
8辛程.不要把“剥削”概念庸俗化[J].科学社会主义,2005(5):19-21. 被引量:5
-
9郝志强.被剥削是幸福的[J].今日财富(财智领袖),2007(5):33-33. 被引量:3
-
10谭劲松.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剥削理论的认识[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12):82-91. 被引量:13
-
1蒋绍进.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几个问题[J].中国经济问题,1988(4):44-49.
-
2赵立民.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分配方式的新突破[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21(1):25-26.
-
3何建章.要正确理解和领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J].企业改革与管理,1994(6):26-27.
-
4张明龙.若干生产要素收入偏高及其成因与矫正[J].经济问题探索,1994(4):13-15. 被引量:1
-
5张文.胡培兆著:《有效供给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J].中国经济问题,2005(1):46-46.
-
6前沿视点[J].法治与社会,2010(7):80-80.
-
7我国应建立民生财政[J].新华文摘,2010(8):164-164.
-
8余斌.马克思经济学的哪些原理需要发展——与胡培兆教授商榷[J].海派经济学,2008,6(2):162-170.
-
9胡培兆:扩大内需应有新思路[J].经济研究信息,2010(10):24-25.
-
10黄桂香.谈谈风险收入[J].社会科学动态,2000(10):45-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