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明代制度文化对越南黎朝的影响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明代制度文化对越南黎朝的影响(台湾)吕士朋一、绪言中国与越南的关系,自古即非常密切。秦始皇三十三年(214B.C),派兵略取"陆梁地",设南海,桂林、象郡,其中象郡即在今越南境内,包括北圻至中圻广南一带之地(南至北纬十六度)。秦亡,秦吏赵佗建南越王国...
作者
吕士朋
机构地区
台湾东海大学历史系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4-48,共5页
Collected Papers of History Studies
关键词
制度文化
黎朝
圣宗
越南
通鉴纲目
安南
宗藩关系
中越关系
科举学
明成祖
分类号
K333 [历史地理—世界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5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45
1
冯立军.
古代中国与东南亚中医药交流[J]
.南洋问题研究,2002(3):8-19.
被引量:18
2
孙宏年.
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入越华侨问题初探──以人口估算为中心[J]
.东南亚纵横,2000(S1):52-57.
被引量:5
3
冯立军.
古代中越中医中药交流初探[J]
.海交史研究,2002(1):47-56.
被引量:9
4
于向东.
河内历史上的唐人街[J]
.东南亚纵横,2004(7):52-56.
被引量:6
5
秦钦峙.
华侨对越南经济文化发展的贡献[J]
.历史研究,1979(6):57-69.
被引量:6
6
黄心川.
中国与东方周边国家哲学的双向交流及其影响[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4):29-35.
被引量:2
7
冷东.
明嘉靖朝之安南事件[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8(3):39-51.
被引量:7
8
李泳集.
《稻米之路》一书读后所想的问题[J]
.农业考古,1984(2):384-385.
被引量:2
9
李福君.
明嘉靖朝征安南之役述评[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7(2):33-38.
被引量:5
10
朱亚非.
明初中越关系与成祖征安南之役[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7(1):60-68.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5
1
王桃.
20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关于清代以前中越关系的研究[J]
.东南亚研究,2006(3):83-86.
被引量:1
2
陈文.
越南黎朝时期的国子监教育[J]
.南洋问题研究,2006(2):84-93.
被引量:5
3
陈文.
试论明朝在交阯郡的文教政策及其影响[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18(2):30-39.
被引量:4
4
陈文.
科举取士与儒学在越南的传播发展——以越南后黎朝为中心[J]
.世界历史,2012(5):68-80.
被引量:9
5
杨超.
中越古代科技文化交流述略——以稻作、铜鼓和传统医药文化交流为中心[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30(4):58-65.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劉正印.
越南後黎朝前期石刻文獻用字考察(1428—1527年)[J]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2019(1):231-247.
2
曾贝,刘雄.
元朝时期中国与越南关系研究述评[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9(4):95-97.
3
郭声波,魏超.
安南属明时期政区地名变动初探[J]
.东南亚研究,2012(4):106-111.
被引量:3
4
陈文.
科举取士与儒学在越南的传播发展——以越南后黎朝为中心[J]
.世界历史,2012(5):68-80.
被引量:9
5
李建军.
“返本开新”与“以教保学”——1980年以来马来西亚、越南、印尼儒学与孔教研究述评[J]
.黑龙江史志,2014(16):45-49.
6
陈继华.
越南阮朝北部村社地名与《诗经》的关系——以《同庆地舆志》为中心[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7(5):164-172.
被引量:2
7
张清涛.
论明成祖对安南政策的转变及安南之役[J]
.安顺学院学报,2018,20(4):94-97.
8
黄明光,吴先勇.
论明代科举制度促进中越文化交流的表现及成因[J]
.百色学院学报,2018,31(6):48-51.
被引量:1
9
杨莉.
庙学:在越南的价值迁移与在地化研究——以越南国子监文庙为例[J]
.孔子研究,2019,0(6):140-147.
被引量:1
10
张潇潇.
古代越南以儒学为主体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J]
.南亚东南亚研究,2020(3):139-150.
1
陈文.
越南黎朝的武举制度考——兼论中国武举制度对越南的影响[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3):176-183.
被引量:1
2
陈文.
越南黎朝进士科乡试考述[J]
.考试研究,2007,3(4):92-113.
被引量:3
3
陈文.
试论明朝在交阯郡的文教政策及其影响[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18(2):30-39.
被引量:4
4
周南泉.
秦汉至南北朝玉器[J]
.收藏,2008(3):108-113.
被引量:1
5
周南泉.
著名玉器专家周南泉古玉鉴定系列之六 大起大落的秦汉玉器[J]
.艺术市场,2005(1):74-75.
6
长沙西汉“陆暴尉印”应为“陆梁尉印”[J]
.考古,1979(4).
被引量:3
7
伍立杨.
也说林彪刘伯承的兵略[J]
.文史天地,2002(5):20-23.
8
双佛同.
缅怀长征在贵州[J]
.晚晴,2017,0(4):68-68.
9
伍立杨.
林彪、刘伯承的兵略高下[J]
.现代领导,2015,0(5):41-41.
10
张金莲.
略论元代的中越交通[J]
.兰州学刊,2006(3):42-44.
被引量:7
史学集刊
199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