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形而上学与现实─—与何中华同志商榷
被引量:3
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10-16,共7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14
-
1李江凌.从市场经济看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合理性因素[J].现代哲学,1998(1):55-60. 被引量:5
-
2刘锋.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J].学术月刊,1986,18(1):21-29. 被引量:2
-
3黄楠森.谈谈哲学现代化问题[J].现代哲学,1985(0):6-9. 被引量:1
-
4赵修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辩护问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4(5):23-31. 被引量:3
-
5王淑芹.论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与何中华同志商榷[J].哲学研究,1995(2):18-24. 被引量:5
-
6胡寿鹤.什么是哲学的价值概念?──同何中华先生商榷[J].哲学研究,1995(9):43-48. 被引量:2
-
7刘森林.自然·自然性·自发性──再论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J].哲学研究,1994(3):3-10. 被引量:7
-
8何中华.试谈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问题[J].哲学研究,1994(4):25-31. 被引量:24
-
9胡承槐.关于市场经济基础上制度性伦理道德秩序的探讨[J].哲学研究,1994(4):32-37. 被引量:17
-
10东方朔.市场经济与道德衡论[J].哲学研究,1994(1):13-20. 被引量:20
-
1祁志祥.以“道”为美——中国古代美学的道德精神[J].文艺理论研究,2003(3):47-54.
-
2李世平.从善的内涵论孟子性善[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32(1):101-106. 被引量:1
-
3张立达.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怎样的“本体”——评何中华与孙亮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争鸣[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3):71-77. 被引量:5
-
4何中华.关于哲学方法及其他[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0(4):3-8. 被引量:3
-
5聂文军.试论后现代主义伦理学的相对主义意蕴[J].伦理学研究,2012(6):95-101. 被引量:2
-
6赵庆元,许婉璞.马克思不承认与人分离的自然界的存在吗?——兼与何中华先生商榷[J].晋阳学刊,2011(5):55-62. 被引量:2
-
7孙立新.浅谈当前网络道德的特征及其规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8-48. 被引量:6
-
8绍村.“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研讨会评述[J].哲学动态,1997(2):11-13. 被引量:3
-
9林平.重视对现实道德问题的理论研究[J].道德与文明,1984(1):2-3.
-
10张宝英.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创造性诠释——何中华的“马克思本体论观”述评[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4(3):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