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彝族毕摩的传承和教育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试论彝族毕摩的传承和教育文/巴莫阿依毕摩是族传统社会中从事宗教职业的社会阶层。毕摩阶层因其为社会提供宗教信仰方面的服务而享有特殊的地位和声望。在长期的宗教实践活动中,毕摩队伍在新成员的补充和再生产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传承制度和培养制度。毕摩的传承和教...
作者
巴莫阿依
出处
《民族教育研究》
1994年第3期41-46,共6页
Journal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 for Ethnic Minorities
关键词
彝族毕摩
仪式活动
宗教信仰
宗教仪式
生徒
师徒关系
传承制度
家族
知识技能
教育活动
分类号
G759.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1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81
1
赵永珍.
彝族毕摩文化初探[J]
.黑龙江史志,2010(11):152-153.
被引量:6
2
顾尔伙,巴登尼玛.
彝族毕摩传承方式的特征及原因探析[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S1):79-80.
被引量:4
3
卢万发.
毕摩文化与彝族教育关系初探——兼谈彝族教育发展史[J]
.民族教育研究,1999,10(1):28-32.
被引量:14
4
巴莫曲布嫫.
神图巫符与仪式象征——大凉山彝族毕摩宗教绘画中的神话原型[J]
.民族艺术,1998(1):117-133.
被引量:8
5
巴莫曲布嫫.
巫术咒仪与鬼板符画——大凉山彝族鬼灵信仰与巫祭造型之考察[J]
.民族艺术,1998(2):102-121.
被引量:8
6
巴莫曲布嫫.
“画骨”传统与文化渊流──彝族毕摩巫祭造型艺术探源[J]
.民族艺术,1998(3):136-151.
被引量:11
7
李正文,罗曲.
彝族巫文化中的苏尼[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18(5):58-62.
被引量:6
8
巴莫阿依.
彝文仪式经书与彝文《驱鬼经》[J]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2):100-104.
被引量:5
9
潘先林,潘先银.
“改土归流”以来滇川黔交界地区彝族社会的发展变化[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8(4):37-43.
被引量:4
10
汤清琦.
论中国萨满教文化带——从东北至西南边地的萨满教[J]
.宗教学研究,1993(Z2):70-80.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2
1
尹正安.
试述毕摩及其历史地位的演变[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0(3):121-124.
被引量:2
2
李泽然.
论哈尼族的摩批教育[J]
.民族教育研究,2006,17(6):17-21.
被引量:3
3
王进,熊永翔.
毕摩惯习论——布迪厄理论在毕摩研究中的运用[J]
.民族艺术研究,2010,23(4):107-111.
4
王进.
布迪厄资本理论视域下的彝族毕摩[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6):20-24.
被引量:5
5
王进,廖玲.
毕摩文化再生产论——布迪厄理论在毕摩研究中的运用[J]
.云南社会科学,2010(6):133-137.
被引量:2
6
王进.
宗教场域论:一种民族宗教研究的新范式——以彝族毕摩教为例[J]
.云南社会科学,2011(3):109-114.
被引量:6
7
施剑平,王寅,郑进.
中、彝医文化传承的初步比较研究[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36(2):50-53.
被引量:4
8
唐钱华,拉马文才.
身体实践与文化隐喻:基于凉山彝族毕摩与苏尼的探究[J]
.社会科学研究,2019,0(4):113-118.
被引量:3
9
沙龙佳,杨大川,张岚.
云南小凉山毕摩文化传承方式探析[J]
.红河学院学报,2022,20(1):35-38.
被引量:2
10
胡小强.
彝族毕摩绘画中动物造型的传承与研发[J]
.东方收藏,2021(12):81-82.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宋医琳,李俊辉.
乡村振兴战略下四川省传统村落要素肌理分析及建设路径——以四川凉山彝族村落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1):298-301.
被引量:2
2
段玥婷.
近二十年来少数民族传统教育研究综述[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1):59-62.
3
万志琼.
阐释人类学视域下的毕摩及其信仰之意义与生命力[J]
.思想战线,2011,37(4):20-23.
被引量:2
4
毛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彝族宗教研究综述[J]
.宗教学研究,2012(3):242-248.
被引量:4
5
何作庆,白克仰.
哈尼族祖先崇拜的口传记忆[J]
.宗教学研究,2012(4):232-238.
被引量:2
6
马海燕.
民族文化资本化研究现状[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3,13(2):146-147.
被引量:1
7
毛呷呷.
改革开放以来彝族宗教研究综述[J]
.经济研究导刊,2014(4):206-208.
被引量:1
8
何妍,夏成龙.
文化再生产论——布迪厄理论在民俗体育文化开发中的运用[J]
.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29(3):35-38.
被引量:4
9
王慧峰,王寅.
略论明代云南儒医现象[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5,38(3):78-80.
被引量:5
10
潘兴德.
毕摩文化对当代彝族人信仰的影响[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5,0(6):207-209.
被引量:1
1
吴雪瑞,王鹏翥,罗紫元.
彝族毕摩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比较研究[J]
.红河学院学报,2016,14(4):29-32.
被引量:1
2
陈卫兵,刘建兰,许秀林.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6,30(4):14-18.
被引量:9
3
孙宁,张晓军,张桂荣.
德英现代学徒制比较[J]
.职业教育研究,2017(2):82-86.
被引量:2
4
尹正安.
试述毕摩及其历史地位的演变[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0(3):121-124.
被引量:2
5
工藝美術科之计畫[J]
.教育与职业,1925(0):241-245.
6
最近斐岛农业教育之发展[J]
.教育与职业,1924(0):546-548.
7
潘吟阁.
關於工商業之訓練[J]
.教育与职业,1921(5):43-47.
被引量:1
8
李舒扬,杨兴国,吴凝.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学生管理浅谈[J]
.时代教育,2016,0(4):21-22.
9
杨紫强.
浅淡高职学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途径——建立良好的师徒关系[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0(6):30-30.
10
张修哲.
现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师徒关系类型研究[J]
.辽宁高职学报,2016,18(4):9-12.
被引量:6
民族教育研究
199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