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少数民族头饰文化的多维属性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少数民族头饰文化的多维属性管彦波头饰作为民族审美心理的一种特定符号,作为一个民族最易判明的外部形象的显著标志,它与许多社会文化现象息息相关,具有多维的属性和诸多社会功能。一、民族性“每一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只属于它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本质上的...
作者
管彦波
出处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63-67,共5页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
头饰
民族文化
区域性特征
中央民族学院
鄂伦春族
苗族妇女
风俗志
我国少数民族
发式
分类号
K892.23 [历史地理—民俗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1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61
1
刘艳敏.
泗州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2,43(2):64-68.
被引量:6
2
管彦波.
少数民族头饰中的图腾遗迹[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6(3):46-48.
被引量:8
3
郑京华.
少数民族头饰文化探微[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9(2):75-78.
被引量:7
4
管彦波.
中国少数民族头饰文化的社会功能[J]
.民族研究,1995(6):28-35.
被引量:9
5
们发延.
藏族头饰文化初探[J]
.民族艺术研究,1999,12(4):32-36.
被引量:3
6
石中英.
论国家文化安全[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5-14.
被引量:122
7
衣俊卿.
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J]
.中国社会科学,2004(4):13-24.
被引量:302
8
白永芳.
哈尼族女性头饰及其象征[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6):15-19.
被引量:5
9
汤夺先.
藏族诞生仪礼中的发文化[J]
.西藏民俗,2002(4):30-33.
被引量:3
10
汤夺先,高永久.
青海安多藏族的头饰及其功能[J]
.西藏研究,2005(1):66-7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9
1
汤夺先,高永久.
青海安多藏族的头饰及其功能[J]
.西藏研究,2005(1):66-73.
被引量:5
2
严奇岩.
从竹枝词看清代贵州民族头饰及其社会功能[J]
.大众商务(教育版)(民办教育研究),2010(4):34-37.
被引量:1
3
吕屏.
金秀瑶族女性头饰的艺术特征与审美图式[J]
.丝绸,2013,50(11):62-66.
被引量:7
4
倪进方,刘鑫.
连南县八排瑶族头饰色彩探究[J]
.纺织导报,2016(8):85-87.
被引量:2
5
李慧,冯惠敏.
中国花鸟画元素采用数码热转印工艺在服装上的应用[J]
.纺织导报,2018,0(6):85-87.
被引量:2
6
阮梦迪.
新民俗服饰妆容中工艺技巧的传承与追忆[J]
.西部皮革,2018,40(1):72-72.
7
蒋艺芝.
瑶族头饰文化元素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应用价值[J]
.戏剧之家,2020(20):151-152.
被引量:1
8
李毛太.
安多贵德地区藏族女孩成人仪式探析——以常牧镇德柔村为例[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2023(2):129-143.
9
郑骋,刘昊沄.
神圣与世俗的耦合:潮汕英歌的文化意蕴探析[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40(3):44-5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汤夺先.
从《酉阳杂俎·黥》看唐代的文身风俗[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88-95.
被引量:7
2
玉珍拉姆.
藏族成人礼《梳头歌》的民俗文化内涵及功能意义[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2):61-65.
被引量:4
3
李婷婷.
金秀瑶族文化研究述评[J]
.柳州师专学报,2015,30(2):7-11.
被引量:3
4
欧阳端凤.
中西融合的头上花园——蟳埔女头饰的文化溯源与符号解读[J]
.艺苑,2016(3):92-96.
被引量:7
5
傅奠基,邓天丽,王亦秋.
穿在身上的历史——西部苗族服饰的文化背景[J]
.昭通学院学报,2016,38(6):40-48.
被引量:2
6
徐强,刘洋.
台湾排湾族头饰特征及文化内涵[J]
.民族学刊,2017,8(1):70-74.
被引量:7
7
杨莉.
如何将地方少数民族元素融入手工课堂[J]
.美术教育研究,2018(13):166-166.
被引量:2
8
谭嫄嫄.
金秀瑶族传统用具设计的“中国生活学”阐释[J]
.流行色,2019,0(10):67-69.
9
于潇倩.
晋东南砖雕在旅游纪念品市场中的应用[J]
.美与时代(城市),2020(8):91-92.
被引量:1
10
徐云,练佳,张真真.
连南排瑶服饰色彩心理效应的创新研究[J]
.丝绸,2021,58(2):115-121.
被引量:8
1
王金华.
蒙古银头饰[J]
.中国宝石,2004,13(3):93-94.
2
苗族银饰[J]
.Women of China,2011(6):91-91.
3
张妙琴.
试论“麻”与苗族妇女——以贵州省威宁县雪山镇切冲苗寨为例[J]
.民族论坛,2010(4):52-53.
4
刘军.
试析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多维属性[J]
.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1):75-78.
被引量:5
5
纪楠楠.
略论辽朝民族政策的区域性特征[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88-94.
被引量:2
6
张萍.
试论苗族服饰花纹图案的文化内涵[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56-59.
被引量:8
7
赵平安.
(女菐)盘及其“■君”考[J]
.中国史研究,2016(3):41-48.
被引量:2
8
刘爱新.
清代前期广西牙人牙行发展考略[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0(2):33-37.
被引量:1
9
吴蓬明.
苗龙文化及苗龙艺术造型的审美特征[J]
.贵州文史丛刊,1996(5):89-91.
10
吕富华.
昭苏河流域红山文化遗址调查报告[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1):26-28.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