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徽派建筑的文化含量
被引量:
3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徽派建筑风格独特,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具有深刻的文化寓意,体现了明清时期以徽商为代表的徽州人思想情感,文化属性和社会价值观念。
作者
陆林
焦华富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
出处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3-171,共9页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Philosoph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徽派建筑
徽州古村落
徽州村落
明清时期
徽州民居
水口园林
徽商
文化属性
书院建筑
文化寓意
分类号
TU-85 [艺术—艺术设计]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386
引证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384
参考文献
2
1
单德启.
冲突与转化——文化变迁·文化圈与徽州传统民居试析[J]
.建筑学报,1991(1):46-51.
被引量:23
2
程极悦.徽商和水口园林——徽州古典园林初探[J]建筑学报,1987(10).
共引文献
22
1
胡道生.
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以安徽黟县古村落为例[J]
.人文地理,2002,17(4):47-50.
被引量:78
2
谢震林,谢珂.
浅析徽州古民居室内装饰的艺术价值[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9):9241-9242.
被引量:2
3
谢震林,谢珂.
徽州古民居室内装饰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启示[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771-9773.
被引量:11
4
曾伟.
徽州民居浅析[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6):81-84.
被引量:10
5
陈伟.
徽州乡土建筑和传统聚落的形成、发展与演变[J]
.华中建筑,2000,18(3):126-127.
被引量:16
6
陈伟.
徽州乡土建筑和传统聚落的形成、发展与演变(续)[J]
.华中建筑,2000,18(4):123-125.
被引量:4
7
杨珂.
论皖南民居的营造接替--皖南民居传统空间与元素的继承与发展[J]
.城市建筑,2014,0(26):132-132.
8
苏剑鸣,张超伟.
新徽派建筑形态研究——以亚明艺术馆为例[J]
.安徽建筑,2015,22(2):27-29.
9
王雪飞.
卫星图像的村落民居Lebesgue测度η值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5,51(10):195-199.
10
李东锋.
明清徽州民居建筑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研究[J]
.兰台世界(下旬),2015,0(6):68-69.
同被引文献
386
1
邓运员,代侦勇,刘沛林.
基于GIS的中国南方传统聚落景观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初步研究[J]
.测绘科学,2006,31(4):74-77.
被引量:36
2
黄芳,浣伟军.
古村落旅游开发的经营模式探讨[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10(5):58-59.
被引量:32
3
张琼霓.
皖南古民居、古村落旅游开发研究[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10(5):60-63.
被引量:21
4
刘建平,韩燕平.
我国古村落保护与古村落城镇化探析——兼论古村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1):348-351.
被引量:12
5
李文兵.
国内古村落旅游研究进展[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3):69-72.
被引量:20
6
李青阳.
山区历史古镇旅游形象定位探析——以陕西省洋县华阳古镇为例[J]
.山地学报,2008,26(S1):45-50.
被引量:11
7
杨婷.
古镇旅游开发策划新模式的探索——以上海市青浦区金泽水乡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08,15(S1):192-196.
被引量:4
8
魏美仙.
他者凝视中的艺术生成——沐村旅游展演艺术建构的人类学考察[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1):43-47.
被引量:18
9
陈伟.
徽州古民居(村落)的风水观[J]
.东南文化,2000(5):90-94.
被引量:7
10
刘宇.
浅析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以张谷英村为例[J]
.美术大观,2007(6):148-149.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3
1
王海洋,蔡云峰.
皖南古村落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6(1):40-43.
被引量:1
2
陆林,凌善金,焦华富,杨兴柱.
徽州古村落的演化过程及其机理[J]
.地理研究,2004,23(5):686-694.
被引量:114
3
卢松,陆林,徐茗.
我国传统村镇旅游研究进展[J]
.人文地理,2005,20(5):70-73.
被引量:33
4
朱桃杏,陆林.
徽州古村落群旅游差异性开发的竞合分析[J]
.人文地理,2006,21(6):57-61.
被引量:35
5
徐克帅,李维秀,朱海森.
老年人环境感知和古村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浙江省余姚市柿林村为例[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1):88-92.
被引量:8
6
王莉,陆林,卢松.
近年国外传统村镇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5):79-84.
被引量:8
7
杨新征,方春梅.
皖南乡村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以西递和宏村为例[J]
.乡镇经济,2008,24(3):82-85.
被引量:4
8
江波.
古村落旅游研究评述[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64-68.
被引量:13
9
孔祥锋.
论徽州乡土景观[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7,0(3):1-3.
被引量:4
10
曾军.
文物型社区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
.旅游论坛,2009,2(4):513-52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84
1
刘安乐,明庆忠,杨承玥,谈思.
滇黔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旅游发展关系[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9):166-177.
被引量:24
2
卓玲.
徽州地域文化在土特产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与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2023,43(9):104-105.
被引量:4
3
杨立言.
神农架国家公园游客旅游后的凝视行为研究[J]
.旅游与摄影,2020(14):28-29.
4
王金伟,李冰洁.
恐惧景观地旅游中的主客凝视行为研究——以北京朝内81号为例[J]
.旅游学刊,2021,36(5):130-148.
被引量:12
5
漆亚莉.
城镇居民乡村文化旅游消费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南宁市城镇居民问卷调查数据[J]
.北京文化创意,2022(1):70-78.
被引量:3
6
孙云珂,张建秋,杨韵蕾.
青州古村落的困境与保护发展现状分析[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8):145-145.
7
刘芸蕾,刘彦亮.
仿古村落乡村旅游的背景形式与意义[J]
.广东经济,2017,0(2X):14-15.
8
李文兵.
国内古村落旅游研究进展[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3):69-72.
被引量:20
9
石蕾,王爱,程凡,汪敏.
宏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探究[J]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3,31(2):48-53.
10
王海洋,蔡云峰.
皖南古村落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6(1):40-43.
被引量:1
1
覃雨露,龚本海,何钟伟.
南宁市新秀公园植物造景分析与评价[J]
.广西城镇建设,2014(10):140-143.
被引量:1
2
孟岩.
空间的平衡——北京壹柒设计工作室[J]
.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07(7):98-103.
3
王立明,袁洁梅,陈学锋.
岸边聚落——芜湖万科城·万科馆设计浅谈[J]
.安徽建筑,2012,19(4):44-44.
4
水口[J]
.黄山学院学报,2006,8(2):170-170.
5
卞利.
明清徽州村落的自然和文化特征及其村落与民居关系研究[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1(5):15-23.
被引量:6
6
王书鸿.
浅析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以世博中国馆为例[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2):90-90.
被引量:1
7
任全林.
文化是建筑的灵魂[J]
.理论界,2005(S1):100-101.
8
成湘文,邓成斌.
谈谈“两个含量”的设计方法[J]
.现代装饰,2000(6):14-17.
9
周雁,周茜,张鼎,李垚.
徽州古村落“理水”理念应用于当代“居水”设计[J]
.安徽建筑,2011,18(5):17-18.
被引量:5
10
汤振兴,王延方.
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的文化寓意[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389-18390.
被引量:16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99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