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巷道收敛观测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岩体地下工程稳定性进行监测与预报,是保证工程设计、施工科学合理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通过详细梳理近年来巷道与围岩收敛的各种观测技术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各项观测技术的优缺点与应用条件,根据各种收敛观测工作的技术特点,展望了具有发展前景的几种收敛观测方法,为岩体工程中巷道收敛观测方案设计与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研究成果。
作者
潘家旭
机构地区
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采矿技术》
2014年第3期103-105,115,共4页
Mining Technology
关键词
巷道变形
收敛观测
稳定性分析
分类号
TD26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33
同被引文献
58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12
1
李波.
浅谈洞室开挖中围岩变形的施工监测[J]
.西北电力技术,2004,32(5):94-94.
被引量:2
2
梅文胜,张正禄,郭际明,黄全义.
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系统软件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2,27(2):165-171.
被引量:108
3
朱明亮.
矿山巷道收敛量测与分析[J]
.矿业研究与开发,1999,19(6):5-7.
被引量:7
4
刘绍堂,王志武.
隧道围岩收敛监测方法及其特点[J]
.铁道建筑,2008,48(7):44-46.
被引量:22
5
邓川,刘成龙,卢杰,杨雪峰.
基于自由测站的隧道围岩收敛非接触监测的新方法研究[J]
.工程质量,2011,29(2):81-84.
被引量:5
6
范俊萍,王选祥.
隧道围岩收敛量测技术的应用[J]
.山西建筑,2003,29(3):251-252.
被引量:6
7
范瑞迪.
浅谈岩石超声波测试技术[J]
.科学之友(下),2011(5):26-27.
被引量:3
8
贾刘强,邱建,王志杰.
隧道围岩收敛量测的新方法[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32(5):93-97.
被引量:7
9
靳晓光,王兰生,卫宏.
公路隧道围岩变形监测及其应用[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0,11(1):19-23.
被引量:47
10
佟复华,赵庆新.
新型多通道无线遥测隧道围岩位移系统[J]
.铁道建筑,1999,39(12):2-4.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邓楠.
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发展战略和政策指导[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1996,8(1):2-3.
被引量:2
2
谭俊玲.
全站仪遥测技术在乌鞘岭铁路隧道围岩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
.现代隧道技术,2004,41(4):51-54.
被引量:12
3
李宗春,李广云,汤廷松,张冠宇.
电子经纬仪交会测量系统在大型天线精密安装测量中的应用[J]
.海洋测绘,2005,25(1):26-30.
被引量:25
4
曾鼎华,张永兴,阴可,陈建功.
三角形量测法在隧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32(5):113-115.
被引量:22
5
张学庄,王爱公,张驰.
单波高精度测距系统的研究[J]
.测绘学报,1996,25(3):186-189.
被引量:14
6
杨松林,刘维宁,师红云,黄方.
全站仪自由设站隧道围岩变形非接触监测理论和方法的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2006,39(4):100-104.
被引量:42
7
陈继华,黄桂平,李广云.
一种新的经纬仪/全站仪工业测量系统标定算法[J]
.测绘通报,2006(8):19-23.
被引量:13
8
徐冠华.
关于发展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的几个问题[J]
.遥感信息,1996,18(4):2-4.
被引量:9
9
高尔洋.用收敛计量测隧道周边位移[J].地下工程,1981,(2).
10
谢建纲 吴栋材.大型斜拉桥施工测量[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6..
共引文献
233
1
孔令利,郭际明,宋胜登,何俊.
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新型精密控制网研究及应用[J]
.人民黄河,2022,44(S01):225-227.
被引量:1
2
陈小杰.
松江唐经幢文物勘察技术研究[J]
.建筑结构,2022,52(S01):2261-2266.
被引量:2
3
魏志才.
地铁隧道测量机器人自动化监测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34):172-174.
4
张赛,黄声享,杨细源,朱林川.
基于测量机器人的实时粗差探测方法研究[J]
.测绘通报,2021(S02):153-155.
被引量:3
5
秦庆俊.
矿山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J]
.区域治理,2018,0(14):272-272.
被引量:1
6
王德松,谭跃虎,张凌辉.
西圃岭隧道围岩监控量测实践[J]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2):13-16.
7
罗庆贺.
花鼓山煤矿回采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及支护技术[J]
.煤炭科学技术,2009,37(2):8-12.
被引量:3
8
李祥瑞,王若尧,王志武.
多媒体技术在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2(2):82-85.
被引量:1
9
宗玉玉.
上海地铁隧道长期收敛测量方法研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0(S1):132-134.
被引量:1
10
许正文,林永钢.
盾构隧道断面检测技术研究[J]
.大坝与安全,2009,23(S1):66-6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8
1
刘绍堂,王志武.
隧道围岩收敛监测方法及其特点[J]
.铁道建筑,2008,48(7):44-46.
被引量:22
2
马建兴.
矿山地压监测研究[J]
.中国矿业,2012,21(S1):384-386.
被引量:5
3
张昌伟,戴斌.
无尺量测技术在西秦岭隧道TBM施工中的应用及数据分析[J]
.隧道建设,2011,31(S2):21-25.
被引量:1
4
龚仲强,李军,孙世岭,赵庆川,张书林,郭清华.
基于激光相位原理的煤巷两帮及顶底板移近量检测技术研究[J]
.煤炭技术,2015,34(5):51-53.
被引量:3
5
邹银辉,文光才,胡千庭,许进鹏.
岩体声发射传播衰减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J]
.煤炭学报,2004,29(6):663-667.
被引量:49
6
朱春来,白玉兵,侯克鹏.
基于云锡塘子凹31—1^#矿体的采场地压及位移监测研究[J]
.云南冶金,2004,33(6):3-5.
被引量:6
7
郭达志.
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矿山测量的现代任务[J]
.矿山测量,1998(1):3-6.
被引量:37
8
宋冶,唐与,穆国华,王刚.
TBM施工条件下隧道净空位移监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3):621-627.
被引量:3
9
张照太,陈竹,杨晓迎.
超长隧洞TBM法施工围岩变形监测方法分析[J]
.水利建设与管理,2007,27(11):32-34.
被引量:4
10
刘训臣,安里千,刘绍兴,张国栋.
深部巷道位移实时监测系统应用[J]
.煤矿安全,2009,40(4):37-3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6
1
王运森,李元辉,徐帅.
巷道收敛监测三维动态可视化系统开发[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8(1):116-120.
被引量:10
2
侯成录,张元生,方建平,王平,余乐文,袁本胜.
采空区顶底板收敛在线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J]
.有色金属工程,2018,8(5):104-106.
被引量:1
3
张明天,侯克鹏,吴雅菡,孙伟,刘磊,张盛友.
龙滩坝8#采场地压监测与结果分析[J]
.有色金属工程,2020,10(6):104-113.
被引量:2
4
袁本胜,王平,蔡永顺,刘强,石峰.
采空区顶底板收敛监测系统研究[J]
.矿冶,2021,30(1):1-5.
5
孟祥甜.
基于位移的煤矿巷道安全监测现状及趋势[J]
.矿山机械,2021,49(7):1-4.
被引量:1
6
王庆勇,代建瑞,魏波,杜猛.
长距离深埋输水隧洞TBM施工期围岩变形量测方法[J]
.云南水力发电,2025,41(1):82-86.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马新娜,施文锐.
高速列车状态监测大数据的预警可视化分析研究[J]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9,0(7):21-27.
被引量:12
2
侯成录,张元生,方建平,王平,余乐文,袁本胜.
采空区顶底板收敛在线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J]
.有色金属工程,2018,8(5):104-106.
被引量:1
3
袁本胜,王平,蔡永顺,刘强,石峰.
采空区顶底板收敛监测系统研究[J]
.矿冶,2021,30(1):1-5.
4
孔学伟,彭朝智,杨八九.
地压在线监测在卡房1-9矿体中的应用及分析[J]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21,73(2):119-123.
5
孟祥甜.
基于位移的煤矿巷道安全监测现状及趋势[J]
.矿山机械,2021,49(7):1-4.
被引量:1
6
王康健,唐金宝,时宁宁,侯聪聪,洪雯.
工作面回采对临近巷道矿压影响规律研究及监测技术应用[J]
.煤炭科技,2021,42(5):100-104.
被引量:5
7
李文,刘德儿,王有毅,刘鹏,施贵刚.
基于超体素的区域聚类的复杂场景分割[J]
.激光与红外,2021,51(11):1425-1432.
被引量:9
8
沈定斌,孙川良,冯俊,张荣鑫.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流域大坝典型边坡时空数据可视化模型研究[J]
.水力发电,2022,48(10):48-52.
被引量:3
9
朱少群.
矿山巷道断面自动监测硬件方案设计[J]
.现代信息科技,2022,6(15):184-187.
被引量:1
10
杨杰,吴卫泽,刘宏.
下穿隧道盾构施工区间既有铁路轨道沉降三维可视化方法[J]
.安徽建筑,2023,30(12):161-162.
1
庞俊勇,樊永风,阎莫明,岳峰.
采动对下部岩石巷道变形影响的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1989,22(1):85-96.
被引量:3
2
胡玉银.
巷道围岩渐进性破坏分析[J]
.力学与实践,1995,17(6):47-49.
3
况福华,胡光乾.
直接观测法在小浪底工程地下厂房收敛观测中的应用[J]
.四川测绘,2000,23(2):83-86.
4
包荣庆,李中华.
海宁市二等沉降观测工作的探讨[J]
.浙江测绘,2010(1):29-30.
5
战中雄,侯建波.
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4):68-69.
被引量:1
6
卢吉锋,冯雪巍.
提高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的方法和措施探讨[J]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49-52.
被引量:11
7
裴自川.
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J]
.中国科技财富,2011(8):118-118.
8
徐艺,吕泊文.
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8):125-125.
9
刘新春,王百灵.
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3):100-101.
被引量:4
10
杨涛.
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信息化应用[J]
.建筑界,2013(21):269-270.
采矿技术
201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