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西藏元代八思巴字蒙古语圆牌的译释兼论其意义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九七三年,甘肃省博物馆在西藏废旧铜器中,发现一枚元代八思巴蒙古字圆牌。圆牌高(连同环把)直径为十八公分,宽直径为十一点七公分,重二百四十九克,牌身铁制,字面镀银,正背相同;圆牌完好无缺,字迹、案图清晰可见。实物拓片及照片见图版一。
作者
郝苏民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1期10-20,共11页
Journal of Northwest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八思巴字
西藏地区
蒙古语
八思巴文
牌符
译释
蒙古学
文字
蒙古秘史
元史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54
1
齐木德道尔吉.
西南大学历史博物馆藏元代蒙古语八思巴文牌符释读及其他[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6):62-70.
被引量:5
2
蔡美彪.
元代圆牌两种之考释[J]
.历史研究,1980(4):125-132.
被引量:14
3
潘念慈.
关于元代的驿传[J]
.历史研究,1959(2):59-84.
被引量:6
4
陈得芝,施一揆.
“关于元代的驿传”一文的资料问题[J]
.历史研究,1959(7):57-66.
被引量:2
5
庞琳.
元代入藏驿道考述[J]
.西藏研究,1999(4):48-53.
被引量:11
6
颜广文.
元代隆兴至潮州新驿道的开辟及对赣闽粤三省省界开发的影响[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8(2):12-19.
被引量:10
7
陈朝云,淮建利.
试论元代官员的乘驿接待制度[J]
.中州学刊,1997(4):145-148.
被引量:2
8
照那斯图.
关于玄中寺八思巴字蒙古语圣旨碑刻[J]
.民族语文,1986(6):43-46.
被引量:2
9
照那斯图.
论八思巴字[J]
.民族语文,1980(1):37-43.
被引量:22
10
杨耐思,照那斯图.
八思巴字研究概述[J]
.民族语文,1981(1):26-3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
1
胡文惇.
元代邮驿史研究综述[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6):49-56.
被引量:1
2
武.呼格吉勒图.
八思巴字资料及其研究概况[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0(4):85-92.
3
张积诚.
“唐番八次和盟”概述[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28(3):70-85.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9
1
裴婷婷,何立慧.
吐蕃、唐朝和战交往及对唐朝的影响[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17(1):27-35.
被引量:10
2
牛绿花.
试论藏族盟誓仪式的动机和功能[J]
.青海民族研究,2010,21(4):157-161.
被引量:6
3
胡小鹏,崔永利.
近30年国内有关吐蕃盟誓的新资料与新问题——以汉文资料为主[J]
.社会科学战线,2012(3):93-100.
被引量:2
4
王启龙.
百年来汉藏关系史研究及相关问题[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7(2):1-23.
被引量:3
5
尚永凯.
急递铺研究的成果、不足与思考[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20,41(7):124-128.
6
杨长玉.
唐蕃接触中的河西九曲[J]
.中国史研究,2020(3):111-127.
被引量:5
7
李元晖.
由和亲到会盟定界——唐前期唐与吐蕃盟约的转变[J]
.青海民族研究,2021,32(1):128-134.
被引量:1
8
兰却加,久西杰.
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TOL TIb J.754与公元九至十世纪的唐蕃关系[J]
.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2022(1):134-150.
9
崔明德,胡慧琳.
盟誓制度与民族关系的调适[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4):93-103.
1
郝苏民,刘文性.
扬州出土元代圆牌之八思巴文和波斯文再释读[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94-101.
被引量:2
2
色音巴雅尔.
浅析八思巴文蒙古语圣旨的几个固定表达式[J]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2009(4):35-40.
3
乌力吉白乙拉.
塔尔寺楹联上的八思巴文释读[J]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2007(2):66-70.
4
古文义,更他加.
八思巴及八思巴文[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2006(2):69-73.
5
昂奇.
对元代蒙古口语语音的研究[J]
.内蒙古社会科学,1994,15(2):80-87.
被引量:1
6
阿·达木丁苏荣,浩·蒙哥.
《蒙古方体字——八思巴文》选译:序·导言·结论[J]
.西北民族研究,1989(2):281-291.
被引量:1
7
阿拉坦昌.
成吉思汗的道德观及其道德教育[J]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1986,13(2):55-60.
被引量:2
8
苏民.
蒙古学一代宗师——N·鲍培逝世一周年记[J]
.西北民族研究,1992(1):8-8.
9
杨鶴书.
广东南华寺发现八思巴字、藏文重要文物[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22(2):40-48.
被引量:2
10
艾小娃.
特殊的家庭成员[J]
.当代学生(探秘),2014(9):23-23.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