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语体词的内涵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前言赵元任在一九四八年出版过《国语入门》一书,国内李荣把该书的导论译成中文,以《北京口语语法》为书名发表。不少人觉得这本著作,促成汉语语法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①。一九六八年,
作者
胡百华
机构地区
澳大利亚Monash University(摩纳什大学)
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0年第2期46-54,共9页
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 Studies
关键词
抽象名词
体词
汉语形容词
不及物动词
口语语法
性质
国语
赵元任
助动词
修饰语
分类号
H195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1
谭景春.
名形词类转变的语义基础及相关问题[J]
.中国语文,1998(5):368-377.
被引量:180
2
《汉语大词典》“参差”条.
3
邹韶华.试说语法里的临界现象[A].语法研究和探索(七)[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4
孙良明.
据历代专书注释语法分析谈高校古汉语语法教学(上)——兼说古汉语语法四大特点及其对语法教学的实用意义[J]
.语文研究,2008(3):24-30.
被引量:8
5
孙良明.
据历代专书注释语法分析谈高校古汉语语法教学(下)——兼说古汉语语法四大特点及其对语法教学的实用意义[J]
.语文研究,2008(4):38-46.
被引量:6
6
邢福义.
关于副词修饰名词[J]
.中国语文,1962(5):215-217.
被引量:71
引证文献
2
1
苏宝荣,任敏.
汉语“副+名”现象的语义、语法分析与认知基础[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3(6):94-97.
被引量:1
2
苏宝荣.
汉语研究应当在“兼综”的基础上“创新”——汉语词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J]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5(1):30-42.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伟.
“副词+名词”结构的语义构建——基于构式语法理论研究[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31(5):45-49.
1
耿京茹.
汉法形容词的比较[J]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1):41-48.
2
白健.
略谈话题和主语的区别[J]
.普洱学院学报,1995,27(1):51-53.
3
著名语言学家李荣先生逝世[J]
.中国语文,2003(2):186-186.
4
王同伦.
同语句的句法结构成分分析[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4):7-11.
5
周亚楠.
浅析汉语中人体词的隐喻[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07X):32-32.
6
H.И.贾布基娜,罗时豫.
现代汉语中的后置词(下)[J]
.中国语文,1958(1):35-39.
7
王晓凌.
“好个……”结构探析[J]
.汉语学习,2008(2):65-71.
被引量:11
8
陈振艳.
现代汉语口语语法的分布及特点研究[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7(1):42-47.
被引量:3
9
著名语言学家李荣先生逝世[J]
.民族语文,2003(1):58-58.
10
左琛.
区别词、副词的辨认[J]
.中文自修,1996(10):8-9.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