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划分语体类型的几点想法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语体研究在我国修辞学界日益受到重视。本刊准备就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逐一展开讨论,以推动语体研究的进程。语体分类问题是语体研究中具有关键性质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目前看法还相当分歧。这里我们刊登了两篇探讨语体分类的文章;他们在看法上也是相当不一致的。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引起更多同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并展开讨论。希望修辞学工作者和广大读者踊跃来稿,参加论争。
作者
李嘉耀
出处
《当代修辞学》
1986年第4期3-5,共3页
Contemporary Rhetoric
关键词
语体特征
语段
汉语语体
文体分类
想法
分类号
H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21
1
陶红印.
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J]
.当代语言学,1999,1(3):15-24.
被引量:217
2
孟国.
汉语中的口误问题[J]
.汉语学习,1999(1):40-44.
被引量:7
3
申修言.
应该重视作为口语体的口语教学[J]
.汉语学习,1996(3):39-42.
被引量:18
4
胡明扬.
语体和语法[J]
.汉语学习,1993(2):1-4.
被引量:98
5
陈建民.
北京口语的语体比较[J]
.当代修辞学,1986(5):3-4.
被引量:1
6
张宁志.
口语教材的语域风格问题[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3):87-91.
被引量:6
7
吕必松.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续十四)[J]
.世界汉语教学,1995,9(4):70-75.
被引量:6
8
施关淦.
关于“省略”和“隐含”[J]
.中国语文,1994(2):125-128.
被引量:20
9
方梅.
北京话句中语气词的功能研究[J]
.中国语文,1994(2):129-138.
被引量:136
10
杜道流.
会话省略中的焦点控制及句法语义影响[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4):32-37.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4
1
庞双子.
翻译文本的语体特征——多维度语料库考察[J]
.上海翻译,2020(6):29-34.
被引量:9
2
孔秀祥.
语体及其分类[J]
.平顶山师专学报,2002,17(6):50-53.
被引量:4
3
李熙宗.
“功能域”及其划分与语体的分类[J]
.语言研究集刊,2006(1):332-347.
被引量:2
4
幺书君.
口语体研究述评[J]
.海外华文教育,2004(1):11-17.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梁玉豪,钟晓路.
对外汉语书面语词汇教学的探究与思考——以四套中级阶段综合课教材为例[J]
.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21(1):129-136.
2
禹存阳.
语体的模糊性[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z2):38-40.
被引量:3
3
孟晓亮,侯敏.
话语标记的语体特征研究及应用[J]
.中文信息学报,2009,23(4):34-39.
被引量:5
4
陈春雷.
手机短信的语体特征及性质[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1,26(3):57-61.
5
王建华,俞晓群.
论交际媒介与语体类型[J]
.当代修辞学,2020(5):37-45.
被引量:5
6
李晨龙.
基于概念整合与语料库的人工智能文学研究[J]
.海外英语,2021(9):243-245.
被引量:1
7
孙金凤,赵萱.
高校英语教学语料库应用性构建新思路研究[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1,21(5):129-132.
8
傅敬民,喻旭东.
大变局时代中国特色应用翻译研究:现状与趋势[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4):128-140.
被引量:20
9
许宏,张嘉辉.
时政文献外译的词汇策略研究[J]
.上海翻译,2022(5):71-75.
10
赵光莹.
数字人文视角下翻译研究[J]
.黑河学院学报,2023,14(6):114-116.
1
纪永祥.
新时期语体研究评述[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1(4):101-104.
被引量:3
2
张静.
从“把”字句和“将”字句的语用分布看语体类型[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4(1):24-25.
被引量:1
3
作为文体形式的语体[J]
.德语人文研究,2000(3):16-17.
4
李熙宗.
从文体与语体的关系谈语体的分类问题[J]
.当代修辞学,1993(6):5-7.
被引量:4
5
士羽.
“超语言因素”是语体分类的标准吗?——同王维成同志商榷[J]
.当代修辞学,1987(4):16-17.
6
李文明.
也谈语体研究和行为理论——兼答黄念慈先生[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4(4):72-76.
7
田胜参.
对语体分类的探索[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7(S2):288-289.
被引量:8
8
刘林,陈振宇.
从“了、着、过”看操作和说明语体问题[J]
.当代修辞学,2012(6):71-82.
被引量:10
9
侯洪澜.
论公文语体的语言特点[J]
.秘书之友,2008(7):29-30.
被引量:2
10
赵华伦.
网络语言特点浅析[J]
.语言文字应用,2006(S2):219-221.
被引量:12
当代修辞学
198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