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演唱古典诗词的体会
被引量:
1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六十年代初,我自附中起从张清泉老师学习声乐,采用的是西洋唱法。1963年在三化的号召之下,也学过一点皮簧、昆曲、梆子、民歌,但未涉及古典诗词歌曲。1983年我们到泉州学南音。並在1984年参加了“南音大会唱”,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此后,在赵沨同志的鼓励之下,从傅雪漪老师学习古典诗词的歌唱,现在将三、四年来的一点心得体会写在下面,供同志们参考。
作者
王苏芬
出处
《中国音乐》
1987年第3期52-53,共2页
Chinese Music
关键词
古典诗词
西洋唱法
古典诗词歌曲
民歌
昆曲
泉州学
声乐
表演艺术
歌唱者
口腔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23
1
梁杰.
韵味是民族声乐艺术的灵魂[J]
.中国音乐,1999(4):76-77.
被引量:10
2
傅雪漪.
中国古典诗词乐曲教学札记[J]
.中国音乐,1986(4):43-46.
被引量:8
3
姜嘉锵.
学习民族声乐的体会[J]
.中国音乐,1985(4):42-43.
被引量:8
4
庄永平.
论润腔技巧[J]
.中国音乐,1984(2):50-52.
被引量:6
5
傅雪漪.
中国古典诗词的吟与唱[J]
.音乐研究,1994(3):37-43.
被引量:36
6
吉颖颖.
傅雪漪古典诗词歌曲演唱初探[J]
.民族音乐,2010(1):8-10.
被引量:4
7
左霞.
浅议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旋律风格[J]
.中国音乐学,2006(3):114-116.
被引量:26
8
仇海平.
琴心琴韵 古色古香——姜嘉锵演唱的古代歌曲《阳关三叠》评析[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1):94-98.
被引量:22
9
杨溢.
谈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及发展[J]
.艺术教育,2007(4):74-74.
被引量:10
10
樊雯瞾.试论歌唱家王苏芬教授的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演唱风格与技巧[M].
引证文献
12
1
宋洁洁.
浅析中国古典歌曲演唱的音乐艺术魅力[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7):34-34.
被引量:1
2
董兵,王倩.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之唱论探究[J]
.北方音乐,2012,32(7):37-39.
被引量:4
3
黄金蝉,揭冰.
邓丽君音乐形象的建构与塑造探析——以古典专辑《淡淡幽情》为例[J]
.歌海,2012(4):68-71.
被引量:2
4
张怡红.
出音声外——古典诗词歌曲演唱意境表现探析[J]
.北方音乐,2013,33(1):138-139.
5
邓钥琼.
古典与现代的融合——《但愿人长久》三种演唱版本阐释[J]
.音乐时空,2015,0(18):19-20.
被引量:1
6
高梦琪.
浅析古典诗词歌曲《一饮尽千钟》[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0(5):10-10.
7
张娜,李映秋.
关于琴歌演唱与传承的研究——以《别董大》为例[J]
.当代音乐,2018(1):6-7.
8
李娜.
论中国古典诗词歌曲《长相知》的演唱特征[J]
.音乐生活,2018(11):80-81.
被引量:1
9
韩馥伊.
如何唱好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以《阳关三叠》为例[J]
.黄河之声,2022(9):93-95.
被引量:1
10
张婉书.
论流行音乐在古诗词文化建设中的助推作用——以三首中国古诗词流行音乐作品为例[J]
.音乐生活,2023(4):60-62.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陈湘辉.
淡淡幽情 声律兼美——邓丽君与张晓农古典诗词歌曲专辑演唱风格之比较研究[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5):32-33.
被引量:1
2
王爱苹.
古韵新声——中国古典诗词的近现代谱曲与演唱研究[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7(1):127-130.
3
直爱妩.
古典诗词歌曲的演唱与人文素养[J]
.当代音乐,2015(15):89-91.
被引量:2
4
邓钥琼.
古典与现代的融合——《但愿人长久》三种演唱版本阐释[J]
.音乐时空,2015,0(18):19-20.
被引量:1
5
缪函格.
两种钢琴演奏版本《彩云追月》的比较分析[J]
.艺术评鉴,2016,0(13):36-37.
6
孙珂.
宋词演唱走入课堂之初体验[J]
.戏剧之家,2016(22):196-196.
被引量:1
7
施旸.
高职院校基于配乐编曲吟唱方法的古典诗词教学实践初探[J]
.高教学刊,2017,3(12):183-184.
被引量:1
8
宿鲁雁,陈立红.
古韵今声,芳华永续——中国传统声乐理论对古典诗词当代传唱的借鉴与启示[J]
.邢台学院学报,2019,34(2):104-106.
9
王乙婷.
古典诗词歌曲演唱对昆曲唱腔的借鉴研究[J]
.艺术评鉴,2020(16):179-181.
被引量:2
10
赵芳.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技巧分析——以《阳关三叠》为例[J]
.黄河之声,2025(7):20-23.
1
吉颖颖.
傅雪漪古典诗词歌曲演唱探析[J]
.中国音乐学,2009(4):97-99.
被引量:5
2
张怡红,董兵.
歌者唱情——古典诗词歌曲演唱情感表现探析[J]
.音乐大观,2012,0(4):24-25.
3
张怡红.
出音声外——古典诗词歌曲演唱意境表现探析[J]
.北方音乐,2013,33(1):138-139.
4
王升典.
浅谈傅雪漪古典诗词歌曲的创作特色[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5):219-221.
被引量:2
5
王升典.
浅谈傅雪漪古典诗词歌曲的演唱——以作品《别董大》为例[J]
.北方音乐,2014,34(4):62-63.
被引量:1
6
王树.
评“华夏之声”的音乐创作[J]
.人民音乐,1982(11):17-19.
7
吴艳玲.
傅雪漪艺术歌曲演唱研究——以歌曲《山鬼》为例[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4(4):125-126.
被引量:2
8
苏梦妮.
情感与技艺的交错、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读“李元华谈古典诗词歌曲的演唱”有感[J]
.通俗歌曲,2015,0(5X):45-45.
9
刘进军.
古曲《阳关三叠》的创作背景与流传[J]
.丝绸之路,2009(8):73-74.
被引量:2
10
王珊.
首届世界南音联谊会暨澳门国际南音大会唱综述[J]
.人民音乐,2012(2):57-57.
中国音乐
198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