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历史交通地理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如果说历史地理学是以探索历史时期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的演变过程、规律和发展趋向为研究目的,并以给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历史参考资料有意义的建设为主要宗旨,那么,历史交通地理在历史时期陆路、水路和海上航路交通的研究中也体现出同样的目的和宗旨,甚至更加具体。它所作的一系列不懈努力,赢得了历史地理学一个重要分支所应有的地位和科学价值。
作者
侯甬坚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经济地理》
1987年第4期302-306,共5页
Economic Geography
关键词
交通地理
方法与途径
古代道路
海上航路
交通线网
《地理学报》
社会功用
历史地理学
实地考察
丝路
分类号
F06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93
同被引文献
132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4
参考文献
10
1
侯甬坚.
丹江通道述论[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4(3):104-109.
被引量:8
2
王云度.
“丝绸之路”始辟于何时[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4(1):89-93.
被引量:1
3
孙培良.
丝绸之路概述[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7(3):69-77.
被引量:4
4
马正林.
中国运河变迁的基本特点[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7(2):67-75.
被引量:3
5
王文楚.
历史时期南阳盆地与中原地区间的交通发展[J]
.史学月刊,1964(10):27-32.
被引量:23
6
黄盛璋.
历史上黄、渭与江、汉间水陆联系的沟通及其贡献[J]
.地理学报,1962(4):320-335.
被引量:5
7
史念海.
三门峡与古代漕运[J]
.人文杂志,1960(4):35-47.
被引量:13
8
黄盛璋.
川陕交通的历史发展[J]
.地理学报,1957(4):419-435.
被引量:31
9
章巽.
元“海运”航路考[J]
.地理学报,1957(1):89-98.
被引量:11
10
徐近之.
西藏西康国防线上之通路及其重要[J]
.地理学报,1936(4):713-726.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93
1
石玲玲.
民国时期徐近之青藏考察的地理学价值刍议[J]
.青藏高原论坛,2021,9(3):113-118.
2
陈昌远,王琳.
“匍鸭铜盉”应为“匍雁铜盉”新释[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9(4):31-35.
被引量:8
3
樊力.
丹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存试析[J]
.江汉考古,1997(4):27-37.
被引量:6
4
谢元鲁.
秦汉到隋唐四川盆地经济区的能量与信息交换[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7(2):74-83.
被引量:6
5
兰勇.
米仓道的踏察与考证[J]
.四川文物,1989(2):12-18.
被引量:6
6
葛剑雄,华林甫.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J]
.历史研究,2002(3):145-165.
被引量:49
7
王成金,金凤君.
中国交通运输地理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2005,24(6):66-78.
被引量:26
8
马保春.
早期鄂豫陕间文化交流通道的初步研究[J]
.中原文物,2006(5):31-38.
被引量:3
9
王成金.
中国高速公路网的发展演化及区域效应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2006,25(6):126-137.
被引量:60
10
张晓东.
先秦秦汉漕运史研究概观[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29(2):119-12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32
1
侯甬坚,孟凡治.
长安城——人类史和自然史研究之胜地[J]
.唐都学刊,2008,24(2):69-76.
被引量:5
2
王振忠.
清代徽州民间的灾害、信仰及相关习俗--以婺源县浙源乡孝悌里凰腾村文书《应酬便览》为中心[J]
.清史研究,2001(2):105-119.
被引量:26
3
王子今.
秦汉时期的内河航运[J]
.历史研究,1990(2):26-41.
被引量:11
4
王文楚.
唐代两京驿路考[J]
.历史研究,1983(6):62-74.
被引量:6
5
侯甬坚.
日本《历史地理》杂志创刊初期的学科概念[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8(4):88-95.
被引量:4
6
侯甬坚.
丹江通道述论[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4(3):104-109.
被引量:8
7
王开.
陕西古代交通概述[J]
.人文杂志,1985(3):94-97.
被引量:2
8
黄灼耀.
秦时岭南内陆交通路线探索[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3):93-97.
被引量:2
9
史念海.
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J]
.文物,1975(10):44-54.
被引量:26
10
冯汉镛.
栈道考[J]
.人文杂志,1957(3):21-2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9
1
薛熙明,朱竑.
交通对基督教空间扩散的影响研究——以广东基督教宣教地的分布为例(1807–1920年)[J]
.热带地理,2008,28(3):288-293.
被引量:7
2
王文君.
略论历史交通地理的理论和方法[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87-188.
被引量:1
3
马陵合.
地方史视野下的铁路交通:以近代安徽为例的思考[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2):85-90.
被引量:2
4
李舒.
徽州历史地理研究回顾[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9):91-96.
被引量:1
5
张博.
清代“京羊路”交通运输条件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5):58-62.
被引量:2
6
郭声波,周航.
“荔枝道”研究三题[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5(2):170-176.
被引量:5
7
王雨晨.
文化遗产视角下我国西南地区古代交通线路的研究与保护[J]
.中华文化论坛,2020,0(2):128-134.
被引量:4
8
刘玉青.
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津渡变迁研究[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0,35(3):80-89.
被引量:2
9
张莉,杨一章,杜娟.
侯甬坚教授对“环境破坏论”的反思及其学术意义[J]
.鄱阳湖学刊,2024(5):64-76.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李凡,司徒尚纪.
清至民国时期基督教在佛山传播的空间透析——以教堂景观为视角[J]
.热带地理,2009,29(5):500-506.
被引量:12
2
张芸,王彬,朱竑.
外来宗教在口岸城市的空间分布及扩散特征——以福州市基督教教堂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2011,30(8):1065-1072.
被引量:15
3
丁超.
十年来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研究评论[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26(3):10-17.
被引量:6
4
李凡.
从清代佛山“万真观”到“城隍庙”的空间文化含义的解读[J]
.热带地理,2011,31(5):521-525.
5
白凯.
自我叙事式解读回族宗教活动空间的意义[J]
.地理学报,2012,67(12):1698-1715.
被引量:28
6
郭强,李计筹.
近代广东教会医院的创办及时空分布[J]
.宗教学研究,2014(2):236-244.
被引量:2
7
梁诸英.
民国时期徽州交通网络的多元格局及评价[J]
.安徽史学,2014(2):122-127.
被引量:4
8
刘静.
论四川天主教传播的时空分布及其特征(1640-1910年)[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50-55.
9
钟业喜,鲍曙明.
中国宗教版图演变的时空分析[J]
.热带地理,2014,34(5):591-598.
被引量:8
10
岳鹏星.
当代大陆学人与中国铁路史研究[J]
.社会科学动态,2018(7):75-89.
被引量:4
1
欢迎订阅《地理学报》[J]
.旅游学刊,2006,21(11):96-96.
2
冯弘.
历史地理学与经济建设和发展密切相关[J]
.国际学术动态,2002(1):8-9.
3
陆文熙,周锦鹤.
四川古代道路及其历史作用[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3):52-56.
被引量:4
4
徐丽娟.
奥运金牌价值构成与奥运冠军的社会功用[J]
.中国科技信息,2005(20A):135-135.
被引量:2
5
唐晓峰.
假如:统一中国的是齐而非秦[J]
.中国国家地理,2003(1):14-15.
6
闫妍.
探究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J]
.现代商业,2014(30):93-94.
被引量:2
7
商业地理与交通地理[J]
.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08,0(3):53-55.
8
刘玉辉.
树立科学产值观 开拓发展新境界[J]
.求是,2005(13):43-45.
9
顾速.
论技术的文化意义[J]
.甘肃社会科学,1994(2):16-21.
10
李爱军.
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及其方法论对历史地理学的影响[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6,27(4):29-36.
经济地理
198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