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墨家与道教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墨家对道教的影响。认为在早期道教中,有一派是源于墨家,他们讲五行变化。其后的丹道理论中,不论是五行错王说,还是五行颠倒术,其源头都是来自墨家的五行毋常胜说。而墨家天志明鬼的主张,又为道教的创立开辟了以神道设教的蹊径。至于后期的墨侠,则直接融入早期道教团体之内。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墨家、方士、道家以及巫师等的合流,从而形成了一个中国独特的宗教——道教。
作者
李远国
机构地区
四川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9-26,共8页
Confucius Studies
关键词
墨子
墨家
早期道教
五行学说
方士
神道设教
抱朴子内篇
天志
宗教思想
神仙传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9
1
夏增民.
王莽与儒学[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5(5):15-21.
被引量:2
2
卢云枫.
略论墨家思想对民间宗教的影响[J]
.世界宗教研究,1999(2):123-127.
被引量:2
3
刘清阳.
论中国古代农民起义中的平等平均思想[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5(2):63-69.
被引量:6
4
孙洪涛.
专制政治与农民起义——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原因再探[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8(S1):38-43.
被引量:2
5
陈怀鹏.
中国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浅论[J]
.山东社会科学,1989(4):5-10.
被引量:2
6
张炳林.
略说《墨子》重要版本的传承关系[J]
.山东图书馆季刊,2005(2):119-122.
被引量:6
7
白奚.
儒家礼治思想与社会和谐[J]
.哲学动态,2006(5):15-20.
被引量:32
8
李金山.
论墨家思想对《太平经》的影响[J]
.唐都学刊,2006,22(1):136-140.
被引量:2
9
李金山.
墨家天道观对董仲舒儒学体系的理论贡献[J]
.兰州学刊,2006(8):36-37.
被引量:1
10
王国民.
论王莽改制的进步性[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7,27(4):22-2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7
1
何涛.
略论墨家对早期道教的影响[J]
.南昌高专学报,2009,24(4):8-10.
被引量:2
2
柳恒.
墨家对道教影响研究综述[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34(5):10-11.
3
张干,刘志圣.
墨家、道家的流变及其与道教的联系[J]
.昭通学院学报,2017,39(3):42-46.
4
张干,马士远.
墨家、黄老道家的流变及其与道教的联系[J]
.世界宗教文化,2017(5):130-135.
5
马越.
治国与修身:墨家思想的两个面相[J]
.东岳论丛,2018,39(11):62-68.
6
潘信林,刘德中,凌佳亨.
中国朴素社会主义思想史略探[J]
.西部学刊,2019,0(6):25-32.
被引量:1
7
贺更行.
墨子伦理思想的历史流布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J]
.道德与文明,2003(6):46-5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刘德中,滕建滔.
新时代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探析[J]
.探求,2022(3):5-13.
被引量:1
2
俞杨建.
重塑博爱济世的平民道德——探析墨家德育思想的当代意义[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6(4):58-61.
被引量:1
3
马越.
治国与修身:墨家思想的两个面相[J]
.东岳论丛,2018,39(11):62-68.
4
赵菲菲.
论墨子思想对清末民初启蒙思潮的影响[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20(4):16-20.
5
黄蕉风.
学界有关墨家宗教思想及宗教形态之研究成果评述[J]
.职大学报,2021(2):23-29.
1
王明.
《道教通论——兼论道家学说》序——兼论黄帝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J]
.哲学研究,1991(7):77-80.
被引量:2
2
崔大华.
庄子思想与道教的理论基础[J]
.哲学研究,1990(5):59-66.
被引量:2
3
吕丁.
探讨孔子思想的一条蹊径[J]
.探索与争鸣,1985(2):21-23.
4
胡孚琛.
葛洪的哲学思想概说——《抱朴子内篇》中的道教哲学研究之一[J]
.孔子研究,1988(4):46-53.
被引量:1
5
文豪.
葛洪养生思想管窥[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2):40-42.
被引量:1
6
余平.
葛洪《神仙传》神学位格的现象学分析[J]
.世界哲学,2006(1):104-108.
被引量:7
7
刘剑锋.
论葛洪的生卒年及相关问题[J]
.船山学刊,2005(4):112-114.
被引量:4
8
丁毅.
《抱朴子内篇》科学教育思想初探[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4):134-136.
被引量:1
9
孙明君.
嵇康与文士道教[J]
.哲学研究,1996(6):50-57.
被引量:6
10
曾召南.
功过格[J]
.宗教学研究,1983(2):63-63.
被引量:1
孔子研究
199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