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谈绵阳出土东汉佛像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989年11月,绵阳何家山东汉崖墓(编号HM1)出土一件摇钱树,其树干所铸五尊人像格外引人注目。形制相同,人像与树干融为一体,接近圆雕。单像高6.5厘米,头后有横椭圆形环,头顶有大髻,双眼微合,上唇有口髭,穿通肩衣.领口下垂,衣袖皱纹明显;右手竖掌,掌心向外,左手握衣角,衣角甚长,延经右手腕下垂,中央形成“U”形.双腿盘屈,呈坐姿。①(图1、2)
作者
何志国
机构地区
绵阳市博物馆
出处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3-30,共8页
Sichuan Cultural Relics
关键词
佛像
摇钱树
东汉佛教
身毒
四川地区
传人
麻浩崖墓
西南夷
印度
文物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8
同被引文献
10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4
参考文献
2
1
钟坚.
试谈汉代摇钱树的赋形与内涵[J]
.四川文物,1989(1):18-22.
被引量:17
2
谢志成.
四川汉代画像砖上的佛塔图像[J]
.四川文物,1987(4):62-64.
被引量:43
共引文献
58
1
冉万里.
新疆库车苏巴什佛寺遗址调查与发掘的初步收获[J]
.西部考古,2019(2).
被引量:5
2
张宣逸.
论汉代“天柱”图式的多样性——从汉晋“摇钱树”定名问题谈起[J]
.北京民俗论丛,2023(1):152-171.
3
宋丙玲.
墓与塔——南北朝丧葬礼俗的新变化[J]
.东方考古,2019(1).
4
张宣逸.
关于汉魏“摇钱树”图像若干问题的思考[J]
.广州文博,2021(1):42-60.
5
童恩正.
古代中国南方与印度交通的考古学研究[J]
.考古,1999(4):79-87.
被引量:43
6
刘凤君,彭云.
佛教与“像教”艺术[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42-47.
被引量:6
7
周克林.
摇钱树为早期道教遗物说质疑[J]
.四川文物,1998(4):15-22.
被引量:9
8
张善熙,姜易德,屠世荣.
成都凤凰山出土《太玄经》摇钱树探讨[J]
.四川文物,1998(4):23-28.
被引量:3
9
唐长寿.
四川早期佛教遗物辨识[J]
.东南文化,1991(5):62-68.
被引量:20
10
山田明尔,木田知生,入泽崇.
“早期佛教造像南传系统”研究概况及展望[J]
.东南文化,1991(Z1):50-56.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106
1
李雯雯,朱浒.
咸阳成任墓地出土金铜佛像风格研究[J]
.中国美术研究,2022(3):2-2.
被引量:6
2
吴焯.
西南丝绸之路研究的认识误区[J]
.历史研究,1999(1).
被引量:12
3
吴廷璆,郑彭年.
佛教海上传入中国之研究[J]
.历史研究,1995(2):20-39.
被引量:44
4
温玉成.
公元1至3世纪中国的仙佛模式[J]
.敦煌研究,1999(1):159-170.
被引量:59
5
张公瑾.
小乘佛教述略——傣族佛教渊源谈[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2(1):39-43.
被引量:2
6
阮荣春.
孔望山佛教造像时代考辩[J]
.考古,1985(1):78-87.
被引量:10
7
周克林.
摇钱树为早期道教遗物说质疑[J]
.四川文物,1998(4):15-22.
被引量:9
8
刘弘.
若木·神树·鸡杖[J]
.四川文物,1998(5):7-10.
被引量:13
9
刘世旭.
四川盐源县出土的人兽纹青铜祭祀枝片考释[J]
.四川文物,1998(5):11-17.
被引量:12
10
武昌莲溪寺东吴墓清理简报[J]
.考古,1959(4):189-190.
被引量:54
引证文献
7
1
何志国.
四川早期佛教造像滇缅道传入论——兼与吴焯先生商榷[J]
.东南文化,1994(1):107-117.
被引量:11
2
何志国.
略论四川早期佛教造像[J]
.东南文化,1992(5):148-158.
被引量:9
3
何志国.
摇钱树内涵溯源[J]
.中华文化论坛,2000(4):28-33.
被引量:11
4
刘礼堂.
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民间佛教信仰[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58(4):457-461.
5
何志国.
“仙佛模式”和“西王母+佛教图像模式”说商榷——再论佛教初传中国南方之路[J]
.民族艺术,2005(4):96-105.
被引量:7
6
贺云翱,潘婷.
中国早期佛教遗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综论[J]
.考古与文物,2023(5):84-94.
7
韦正,王倩.
山东诸城东汉猪首人身画像石发微[J]
.海岱考古,2024(2):119-130.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李雯雯,朱浒.
咸阳成任墓地出土金铜佛像风格研究[J]
.中国美术研究,2022(3):2-2.
被引量:6
2
张宣逸.
关于汉魏“摇钱树”图像若干问题的思考[J]
.广州文博,2021(1):42-60.
3
何志国.
四川早期佛教造像滇缅道传入论——兼与吴焯先生商榷[J]
.东南文化,1994(1):107-117.
被引量:11
4
李晨阳.
中缅佛教文化交流的特点和作用[J]
.佛学研究,2003(0):322-328.
被引量:2
5
何志国.
摇钱树佛像与印度初期佛像的关系[J]
.美术研究,2005(2):61-67.
被引量:3
6
何志国.
四川梓潼汉末摇钱树小记——兼考梓潼摇钱树佛像[J]
.中原文物,2006(3):73-77.
被引量:5
7
周智生.
滇缅印古道上的古代民族迁徙与流动[J]
.南亚研究,2006(1):69-73.
被引量:7
8
徐振杰,窦志强.
浅析早期道教美术与早期佛像的关系[J]
.新美术,2006,27(3):71-73.
被引量:2
9
何志国.
论西南汉魏摇钱树的格套与商品化及其背景——兼谈巴蜀秦汉经商崇富传统[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2):9-15.
被引量:1
10
王苏琦.
汉代早期佛教图像与西王母图像之比较[J]
.考古与文物,2007(4):35-44.
被引量:15
1
李智红.
走进博南丝绸古道[J]
.西部论丛,2005(6):34-38.
2
张国刚.
《资治通鉴》选读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J]
.月读,2015(3):37-39.
3
郑丽君.
浅论泥塑发展史[J]
.魅力中国,2013(5):60-60.
4
牛金魁.
“身毒”的几个读者[J]
.中学历史教学,2014(4):131-131.
5
魏奕雄.
做好“名山名佛名人”这篇文章[J]
.郭沫若学刊,1999(1):9-10.
6
唐长寿.
《乐山麻浩崖墓陈列》开展[J]
.四川文物,1985(3):70-70.
7
周俊麒.
论乐山市东汉崖墓的研究[J]
.四川文物,1997(6):10-17.
被引量:3
8
于双仁.
“身毒”的读音[J]
.语文建设,2001(6):20-21.
9
卞毓方.
跨越浅浅的台湾海峡[J]
.海燕,2005,0(1):4-9.
10
萱草园主人.
谈伊斯兰文化与元明景德镇御厂瓷之间的相互联系[J]
.收藏界,2006(10):57-61.
四川文物
199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