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早期丝织业的分布及其重心的形成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国丝织业起源于距今5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殷商时期,丝织业分布区域逐渐扩大,经西周至两汉,丝织业生产已经遍及全国,同时在黄河流域形成生产重心。
作者
李宾泓
出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1年第2期57-72,共16页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关键词
丝织业
黄河流域
殷商时期
新石器
重心
分布区域
丝织生产
丝织品
两汉时期
丝织物
分类号
K901.9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66
1
黄世瑞.
我国历史上蚕业中心南移问题的探讨(续)[J]
.农业考古,1986(1):360-365.
被引量:5
2
唐云明.
我国育蚕织绸起源时代初探[J]
.农业考古,1985(2):320-323.
被引量:19
3
黄世瑞.
我国历史上蚕业中心南移问题的探讨[J]
.农业考古,1985(2):324-331.
被引量:13
4
赵文林.
从中国人口史看人口压力流动律[J]
.人口与经济,1985(1):38-43.
被引量:9
5
荥阳青台遗址出土纺织物的报告[J]
.中原文物,1999(3):4-9.
被引量:21
6
张松林,高汉玉.
荥阳青台遗址出土丝麻织品观察与研究[J]
.中原文物,1999(3):10-16.
被引量:53
7
高汉玉,王任曹,陈云昌.
台西村商代遗址出土的纺织品[J]
.文物,1979(6):44-48.
被引量:18
8
陈玉寅.
江苏吴江梅堰新石器时代遗址[J]
.考古,1963(6):308-318.
被引量:78
9
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J]
.文物,1980(5):1-15.
被引量:186
10
CPAM, Chekiang Province and Chekiang Provincial Museum.
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78(1):39-94.
被引量:292
引证文献
3
1
蓝勇.
从天地生综合研究角度看中华文明东移南迁的原因[J]
.学术研究,1995(6):71-76.
被引量:14
2
赵九洲.
燃料消耗与华北地区丝织业的兴衰[J]
.中国农史,2014,33(1):93-104.
被引量:6
3
李发,向仲怀.
先秦蚕丝文化论[J]
.蚕业科学,2014,40(1):126-136.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夏如兵,严火其.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中国蚕桑业中心转移[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36(2):79-85.
被引量:5
2
王昊.
近百年来宋代蚕桑丝织业研究述评[J]
.宋史研究论丛,2019(1):441-451.
被引量:1
3
王昊.
论唐前期华北平原蚕桑丝织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J]
.唐史论丛,2021(1):153-171.
4
黄泽.
试论民族文化的生态环境[J]
.广西民族研究,1998(2):63-69.
被引量:8
5
蓝勇.
新时期运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中国历史的思考与展望[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9(4):110-115.
被引量:1
6
李伟卿.
云南民族美术史的发展态势[J]
.民族艺术研究,1998,11(5):3-9.
7
蓝勇.
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16(1):4-15.
被引量:71
8
马强.
地理环境因素与汉末三国历史进程[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3-57.
被引量:5
9
吴海涛.
读《唐宋开封生态环境研究》[J]
.史学月刊,2004(11):106-110.
10
高洁.
论万历时期平遥县人口变化的自然原因[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7(2):107-109.
1
吴方浪.
近三十年来秦汉丝织品及相关问题研究综述[J]
.中国史研究动态,2016(1):5-13.
被引量:1
2
许亭.
丝绸之路与帛画的艺术研究[J]
.神州,2014(18):199-199.
3
李继高.
巴蜀丝绸史话[J]
.四川蚕业,1996,0(3):52-56.
被引量:1
4
郭学雷.
初识明代黑釉瓷[J]
.收藏.拍卖,2005(3):26-33.
5
熊瑛.
略论明清方志丝织记述的史料价值——以江浙为中心的探讨[J]
.中国地方志,2016(10):46-52.
6
陈涛.
唐宋时期制笔业重心的地理变迁[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5):41-48.
被引量:2
7
范金民.
16至19世纪前期中日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以生丝、丝绸贸易为中心[J]
.安徽史学,2012(1):5-14.
被引量:16
8
曲晓睿.
周村古街,见证着历史的变迁[J]
.青春岁月,2013,0(7):396-396.
9
王勇.
秦、西汉时期关中农业发展的地域差异[J]
.史学月刊,2004(8):14-19.
被引量:8
10
王翔.
清末民国年间的“土丝”与“厂丝”[J]
.民国春秋,1998(6):5-9.
被引量:1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