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历代悼亡诗初论 被引量: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 如果以爱情为经,死亡为纬,那么,通过诗人微颤的手细细密密织就的,便是一首首悼亡诗了。所谓悼亡诗,具体来说就是专为哀悼亡妻而作的诗.作为一种特殊的爱情诗及中国古典爱情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的出现,当在西晋潘岳为悲悼亡妻而作了《悼亡诗三首)之后;而究其源流,则可追溯到中国诗歌的源头——《诗三百》,其中《邶风·绿衣》当可推为“悼亡”诗的发轫之作。过去人们常以为古人比较达观,情感看得淡些。象庄周妻亡,却“箕踞鼓盆而歌”。然而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我们是否可以把庄子这一异乎常人的举动看作一种特殊的悼亡,看作一种长歌当哭呢?所谓“未能忘情,故歌以遣之耳,情若能忘,又何必歌?”可见,“人生自是有情痴”,不管人们的主客观条件有多么不同。
作者 赵梅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1期52-55,共4页 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1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