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教育学元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所谓教育学元科学研究,是指以教育学自身为对象的研究,即是把教育学自身作为研究框架的教育理论。有关教育学元科学研究已成为整个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溯教育学元科学研究的轨迹,评析其研究现状,探寻其研究趋向,这对于进一步丰富与发展我国的教育理论,必有裨益。
作者
张乐天
机构地区
南京师大
出处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7-20,共4页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xperiment
关键词
教育学性
科学研究
逻辑起点
教育学科
教育理论研究
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
教育科学
规定性
重要组成部分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8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63
同被引文献
118
1
赵婷婷.
国内元教育学缘何沉寂[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4):82-84.
被引量:8
2
黄汉升.
现代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学特征[J]
.体育科学,1999,19(2):6-10.
被引量:61
3
瞿葆奎,范国睿.
当代西方教育学的探索与发展[J]
.教育研究,1998,19(4):6-17.
被引量:22
4
孙喜亭.
中国教育学近50年来的发展概述[J]
.教育研究,1998,19(9):19-28.
被引量:63
5
周浩波.
论教育学的命运——与吴钢、郑金洲商榷[J]
.教育研究,1997,18(2):22-26.
被引量:25
6
黄济.
试论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5):66-73.
被引量:11
7
陈桂生.
略论“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的理论”与“元教育理论”[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2):22-24.
被引量:9
8
张斌贤.
从“学科体系时代”到“问题取向时代”——试论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的趋势[J]
.教育科学,1997(1):16-18.
被引量:75
9
汪刘生,魏馨.
当代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危机的思考[J]
.教育科学,1997(1):19-22.
被引量:11
10
谢兰荣.
从“教育学”一词的演变看教育学的发展[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3):21-2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0
1
韩炳黎.
中西学者治学思想差异对我国元教育研究发展的影响——从“布雷岑卡”的学术思想说起[J]
.理论导刊,2005(2):76-78.
被引量:1
2
于述胜.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教育学话语与教育变革[J]
.教育学报,2008,4(5):3-19.
被引量:25
3
乔锦忠.
当前教育学体系研究的困境及其出路[J]
.教师教育研究,1999,14(4):39-44.
被引量:2
4
刘红建,孙庆祝,高雯雯.
范式理论视角下我国体育学学科范式发展困境与思考[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11):15-20.
被引量:4
5
赵顶兴,李勇忠.
元教育学研究对象及领域述评[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3(4):85-89.
被引量:5
6
巴登尼玛,李松林,刘冲.
人类生命智慧提升过程是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原点[J]
.教育研究,2014,35(6):20-24.
被引量:22
7
王芳,叶淑玲.
理工科院校教育学学科建设对策分析[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5):97-100.
被引量:1
8
赵康.
我国元教育学研究发展述评[J]
.浙江教育科学,2015(6):3-9.
9
崔春龙.
元教育学理论的本土化危机及其超越[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22):7-11.
被引量:2
10
郭建斌.
教育学原理学科建设的历程、成就和展望[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25):3-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3
1
李益众,张琳玲.
义务教育“共同优质”的内涵、特质与实现路径[J]
.教育科学论坛,2024(5):45-49.
被引量:1
2
周波.
"五生"课堂:课程思政走向深度的逻辑追寻[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8):50-52.
3
车荧.
论唐代科学家李淳风生平及其治学思想[J]
.黑龙江史志,2014(15):195-196.
4
韩炳黎.
中西学者治学思想差异对我国元教育研究发展的影响——从“布雷岑卡”的学术思想说起[J]
.理论导刊,2005(2):76-78.
被引量:1
5
韩大林.
论教育学体系的逻辑起点[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9):27-29.
6
郝志军,田慧生.
中国教育实验30年[J]
.教育研究,2009,30(2):3-12.
被引量:15
7
孙龙存.
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参与国际对话的方略选择[J]
.教育学报,2009,5(3):15-21.
被引量:2
8
于述胜.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六十年来中国的教育学话语史论[J]
.社会科学战线,2009(11):16-25.
被引量:7
9
王向红.
教育管理学研究对象新探[J]
.现代教育管理,2009(11):66-68.
被引量:4
10
汪春阳.
新课标下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J]
.中国成人教育,2009(23):20-21.
被引量:14
1
潍坊十年:一场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洗礼[J]
.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14(9):23-28.
2
王晓明.
新课改对班主任开展工作的要求[J]
.教师博览(下旬刊),2015,5(12):75-76.
3
李帆.
潍坊十年:一场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洗礼[J]
.人民教育,2014(5):29-34.
被引量:4
4
纪建国.
让学生成为素质评价的主体[J]
.陕西教育(教学),2008(3):52-53.
5
祝智庭,孟琦.
从美国博士学位论文元分析看教育技术研究趋向[J]
.电化教育研究,2002,23(12):47-50.
被引量:28
6
于爱萍.
浅谈班主任交流的艺术[J]
.中学教学参考,2012(15):108-108.
7
罗永忠.
论教育学元科学研究的五大误区[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8-11.
被引量:1
8
张宝杰.
农村初中学校管理的探索[J]
.新课程导学(上旬刊),2015,0(1):92-93.
9
卢丽静.
从期刊论文内容看教育技术研究趋向[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9(6):5-7.
10
余燕.
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之我见[J]
.考试周刊,2015,0(84):105-105.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