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模糊语义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兼评石安石与符达维关于模糊语义之辩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石安石同志在《中国语文》1988年第一期载文《模糊语义及其模糊度》(以下简称石文1)讨论模糊语义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引起符达维同志的批评(见该刊1990年第2期《模糊语义问题辩述》,以下简称符文)。为此,石安石同志在该刊最近一期(1991年第5期)上再次著文《模糊语义再议》,以下简称石文2)予以答复。石一符之辩代表了目前模糊语义问题探讨上的争鸣。
作者
陈新仁
出处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14,47,共7页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关键词
模糊语义
符文
伴随意义
石文
兼评
语义模糊
现状与未来
感情意义
客体模糊
联想意义
分类号
H3 [语言文字]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7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71
同被引文献
137
1
文旭.
一门新的交叉学科——评《模糊语言学》[J]
.学术界,2001(4):263-269.
被引量:3
2
肖云枢.
法律英语模糊词语的运用与翻译[J]
.中国科技翻译,2001,14(1):5-8.
被引量:78
3
朱凤瀚.
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J]
.历史研究,1997(1):115-139.
被引量:19
4
白云.
基于合作原则的模糊语言语用功能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0(S3):114-117.
被引量:4
5
He Ziran,Yu Guodongp.
Jef Verschueren: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A Review Article[J]
.现代外语,1999,22(4):428-428.
被引量:567
6
宋志平.
论语法中的梯度现象及其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81-85.
被引量:6
7
张乔.
广义量词理论及其对模糊量词的应用[J]
.当代语言学,1998(2):24-30.
被引量:5
8
李学勤.
甲骨学一百年的回顾与前瞻[J]
.文物,1998(1):33-37.
被引量:9
9
杨忠,张绍杰.
认知语言学中的类典型论[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30(2):3-10.
被引量:107
10
曹定云.
殷墟甲骨文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J]
.社会科学战线,1997(5):160-16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2
1
陆俭明.
新中国语言学50年[J]
.当代语言学,1999,1(4):1-13.
被引量:28
2
陈洁.
论英语词语的模糊现象[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7,12(Z1):40-42.
3
刘琍.
“副+名”及其模糊性[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4(5):73-76.
4
牛忠光,周雷.
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对比分析[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4):89-92.
被引量:2
5
张红深.
中国模糊语言学30年[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7(1):1-9.
被引量:19
6
陈新仁,陈娟.
模糊性商业广告用语的批评语用分析——以房产广告用语为例[J]
.外国语言文学,2012,29(4):235-242.
被引量:11
7
朱元枚.
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看语义模糊[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41-42.
8
钱永红.
语言模糊现象研究的话语转向[J]
.外国语言文学,2014,31(4):224-233.
被引量:1
9
童成寿.
奥巴马国情咨文中语用模糊的人际意义分析[J]
.海外英语,2010(11X):356-358.
被引量:2
10
马予华.
语言习得视角下的语义模糊与大学英语教学(英文)[J]
.海外英语,2011(2X):36-37.
二级引证文献
71
1
白钰瑶.
浅析甲骨文融入国际中文教育的策略与意义[J]
.汉字文化,2023(18):79-81.
2
钱一怡,朱德付,张琪.
顺应论视角下的B2C电商平台食品类广告语研究——以“淘宝”为例[J]
.汉字文化,2021(5):118-120.
被引量:3
3
许艺萍.
语言模糊性探析[J]
.金融教育研究,2009,23(4):142-145.
被引量:1
4
陆侠.
蒙城县(立仓镇)婚俗方言词[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4):306-307.
5
张建理,姜淑珍.
英语层级性反义词:隐含比较和明示比较[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4):124-130.
被引量:10
6
陆俭明.
汉语言文字应用面面观[J]
.语言文字应用,2000(2):4-8.
被引量:13
7
程棠.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说略[J]
.汉语学习,2004(6):42-50.
被引量:18
8
吴庚堂.
汉语被动式与动词被动化[J]
.现代外语,2000,23(3):249-260.
被引量:50
9
詹伯慧.
二十年来汉语方言研究述评[J]
.方言,2000,22(4):317-324.
被引量:21
10
柳花松,盛林,李开.
论徐复教授的训诂学说[J]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6(2):69-73.
被引量:1
1
黄海燕.
论旅游英语翻译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4(1):34-36.
被引量:3
2
伊格内修斯.马丁里,任念麒,徐祖友.
文字进化吗?[J]
.汉语学习,1987(4):27-30.
3
晓津.
也谈“敝人”和“鄙人”[J]
.咬文嚼字,1995,0(7):16-18.
4
王定焕.
这里的“语言”一词是借代[J]
.当代修辞学,1982(4):52-52.
5
姜云霞.
“啊”的语流音变[J]
.科技致富向导,2009,0(7X):109-109.
6
巩固.
浅谈汉语的轻声与轻音[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6(7):98-99.
被引量:1
7
余春梅.
论英语教学模式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3):20-22.
被引量:3
8
李汶璟.
“客体模糊”与语言模糊现象的成因[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42-143.
9
朴希情.
韩国汉语教育的现状与未来[J]
.商业故事,2015,0(21):82-83.
被引量:1
10
陈世祥.
汉语句法结构对学习汉语的重要性——以定语位置上的“小”为例[J]
.汉语学报,2005(3):73-77.
被引量:4
外语学刊
199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