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十二平均律是非自然律制吗?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小引 在既有的律学观念中,十二平均律是为了解决五度相生律、纯律不能“十二律周而复始”、“旋相为宫”的缺陷而人为创制的、非自然的律制。这就在应用价值(适应旋宫转调之需)、生成途径(人为创制)、本质属性(非自然性)上将其划入了一个非常的领域。 究上述观念之要点,乃基于十二平均律音律“不纯”的“非自然”本性。因此。
作者
蒲亨建
机构地区
西南师大音乐系
出处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72-75,共4页
Musicology in China
关键词
十二平均律
自然律
生成途径
五度相生律
应用价值
旋宫转调
旋相为宫
本质属性
非自然性
十二律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5
1
孔义龙.
我国早期陶埙的乐音选择与多声形态[J]
.艺术探索,2007,21(5):38-42.
被引量:6
2
陈其翔.
舞阳贾湖骨笛研究[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9(4):10-15.
被引量:6
3
陈其射.
伶伦笛律研究述评[J]
.音乐研究,1999(2):92-95.
被引量:7
4
潘建明.
关于从原始社会陶埙探索我国五声音阶形成年代的商榷[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0(1):53-59.
被引量:4
5
陈克秀.
雁北笙管乐的调查与研究[J]
.中国音乐学,1994(3):46-64.
被引量:13
6
蒲亨建.
乐学与律学关系中的一个疑问──以五度相生原理为例[J]
.中国音乐学,1994(3):132-136.
被引量:15
7
吴钊.
贾湖龟铃骨笛与中国音乐文明之源[J]
.文物,1991(3):50-55.
被引量:29
8
尹德生.
原始社会末期的旋律乐器——甘肃玉门火烧沟陶埙初探[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21(3):39-43.
被引量:6
9
崔宪.
钟律与琴律[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1):86-93.
被引量:7
10
黄翔鹏.
舞阳贾湖骨笛的测音研究[J]
.文物,1989(1):15-17.
被引量:90
引证文献
2
1
郭树群.
上古出土陶埙、骨笛已知测音资料研究述论[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8(3):32-41.
被引量:4
2
蒲亨建.
“均”“调”距离论——中西调式建构力度与适应性差异的内在机制研究[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20(1):5-16.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郭树群.
中国古代应用律学与理论律学的分镳[J]
.中国音乐学,2009(3):77-82.
被引量:6
2
方晓阳,邵锜,夏季,王昌燧,潘伟斌,韩庆元.
贾湖骨笛的精确复原研究[J]
.中国音乐学,2012(2):100-105.
被引量:13
3
胡敏鸣.
往之不谏,来者可追——中国音乐史读本《古乐之美》管窥[J]
.北方音乐,2019,39(13):27-28.
被引量:1
4
蒲亨建.
模糊平衡与柔性缓冲——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结构机制研究[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20(1):72-76.
被引量:1
5
蒲亨建.
音乐形态学四种定律及相关解释[J]
.艺术探索,2021,35(1):76-83.
被引量:1
6
蒲亨建.
论“模糊音感”--中国民族音乐特殊韵味的内在机制研究[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21(4):4-11.
被引量:3
7
杨银波.
“商核”视域下的刀郎木卡姆“内核”结构探究[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21(2):162-176.
被引量:1
8
许韶明.
从《山海经》看我国民族舞蹈的起源与发展[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4(4):152-158.
被引量:1
1
刘永福.
“旋宫转调”辨析[J]
.中国音乐学,2002(2):115-120.
被引量:4
2
新年小引[J]
.艺术评论,2007(1):1-1.
3
李来璋.
七宫还原[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2):90-91.
被引量:8
4
方光耀.
律与笛[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S1):58-66.
被引量:1
5
启祥.
略论“旋宫转调”在戏曲唱腔中的运用[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2(3):39-42.
6
刘永福.
“皆无‘调式’之含义” 何来“旋宫转调说”[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30(3):109-118.
7
李石根.
西安鼓乐中的音阶变异[J]
.中国音乐学,1987(3):40-47.
被引量:12
8
王汇涓.
中国吉祥物文化分析[J]
.平原大学学报,2007,24(2):78-80.
被引量:5
9
林崇.
“纯”与“不纯”[J]
.音乐生活,2005(7).
10
律星光.
碧荷出幽塘 朝日别样鲜——戴凤钦先生绘画作品赏析[J]
.财经界,2014(22):108-111.
中国音乐学
199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