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化“寻根”与当代文学
被引量: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化寻根”思潮,波及整个文坛,发端于韩少功发表于《作家》一九八五年四月号上的《文学的根》。而最早的潮汛则要追溯到汪曾祺发表于《新疆文学》一九八二年二月号上的理论宣言,《回到民族传统,回到现实主义》。因此,可以说这股思潮由最细的潜流发展到席卷整个文坛的大潮。
作者
季红真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69-74,共6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关键词
当代文学
“文化寻根”
现实主义
汪曾祺
民族传统
作家
文坛
韩少功
新疆
新时期文学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J0 [艺术—艺术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3
引证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183
1
韩少功,李建立.
文学史中的“寻根”[J]
.南方文坛,2007(4):74-79.
被引量:29
2
张清华.
从这个人开始——追论1985年的扎西达娃[J]
.南方文坛,2004(2):32-37.
被引量:34
3
叶舒宪.
文化寻根的学术意义与思想意义[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6):42-50.
被引量:29
4
程光炜.
“重返”八十年代文学的若干问题[J]
.山花,2005(11):121-132.
被引量:21
5
李红萍.
闽东的妈祖崇拜与同根文化[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4):62-65.
被引量:2
6
曾扬华.
梁启超的小说理论与批评[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9(5):10-14.
被引量:3
7
贺仲明.
“归去来”的困惑与彷徨──论八十年代知青作家的情感与文化困境[J]
.文学评论,1999(6):114-123.
被引量:13
8
庞守英.
汪曾祺与笔记小说[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64-69.
被引量:4
9
陈思和.
中国新文学对文化传统的认识及其演变[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8(3):59-68.
被引量:7
10
樊星.
根与信念——关于“寻根”的思考[J]
.文艺评论,1986(6):18-2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5
1
陈仲庚.
全球化背景下当代文学的反思与建构[J]
.中国文学研究,2009(1):106-109.
2
李秀萍.
季红真文学批评管窥[J]
.甘肃社会科学,1997(4):65-66.
3
杨红.
西藏新小说之于寻根文学思潮的意义[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141-144.
被引量:3
4
张靖.
中国现代钢琴音乐创作多元化状况论析[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9,22(4):71-72.
被引量:2
5
马真.
寻根与发展——浅论《采桑子》的京味特征与文化内涵[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34-336.
被引量:1
6
张春梅.
试析中国“后现代”文学观念[J]
.江西社会科学,2010,30(7):115-120.
被引量:1
7
陈发明.
世俗生活中的卑微人生——“重返”汪曾祺“八十年代”小说创作[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6(3):65-69.
被引量:1
8
李运抟.
“寻根文学”与“文化寻根”新论[J]
.当代文坛,2000(2):3-9.
被引量:5
9
徐勇.
“寻根”的建构及其谱系[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12):89-99.
被引量:2
10
方忠.
海峡两岸宗教文化散文论[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7(3):91-9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曹承伟.
关于中国钢琴多元化发展的思考[J]
.黄河之声,2012(1):34-35.
被引量:3
2
王娜,张成,岳红霞.
皮肤Merkel细胞癌1例[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1):4300-4300.
3
欧阳荐枫.
超越与迷失——再析《白鹿原》人格道德模式[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4):76-80.
4
翁清婷.
地坛内外,无边母爱成就别样人生——读史铁生写其母亲[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4(5):322-323.
5
姜祥男.
匍匐尘世净尘埃——贾平凹与林清玄散文中的“佛禅”意识比较[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15):121-122.
6
首作帝.
“幻象的残象”——中国新文学“故乡”母题情势特征审议[J]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3(5):66-71.
7
李远东.
论莫言小说中土地、农民、母亲情感的统一性[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4(1):222-223.
8
张敏.
在比较视域影响下对我国当代艺术思潮的研究[J]
.湖南社会科学,2013(A01):282-284.
9
徐勇,邹赞.
开拓精神与抒情写作——以《绿洲》为中心对1980年代屯垦文学的考察[J]
.新疆社科论坛,2014(1):101-108.
被引量:1
10
董琼.
从《马桥词典》看作家的姿态与自我重构[J]
.蚌埠学院学报,2014,3(3):32-35.
1
李胜.
诚斋诗论要题摭谈[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7(2):56-63.
2
贾漫.
之江报潮汛 壮怀读贺诗——读《贺敬之诗书集》[J]
.诗刊,1994,0(8):52-59.
3
成学新.
雨天[J]
.时代文学,2010,0(3):122-123.
4
-庞金妹.
听涛[J]
.诗词月刊,2015(3):71-71.
5
裴云天.
七月,我的西部(诗)[J]
.党的建设,2000(7):43-43.
6
朱谷忠.
黎明时分[J]
.诗刊,1999,0(9):30-30.
7
欧阳美书.
从一句真言出发[J]
.星星,2015,0(12):37-38.
8
张春梅.
从“新军”到“疆军”——回眸新中国60多年来新疆文学领军人物[J]
.博览群书,2015,0(11):9-13.
9
黄俊.
写给五月[J]
.泉州文学,2008,0(2):43-43.
10
李建华,张凡.
新疆本土作家创作与当代新疆文学[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1,31(6):54-58.
被引量:2
文艺研究
198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