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梅洛·庞蒂和他的存在现象论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莫里斯·梅洛·庞蒂(Naurice Merleau Ponty 1908—1961)的名声与影响比起他的同代人让·保尔·萨特要略逊一筹。这大概首先归因于前者的早逝(53岁),其次则是后者在文学、社会活动方面的成功大大提高了他的影响与知名度。但是实际上,正如法国著名评论家完桑·德贡伯所说,梅洛·庞蒂才是法国现象学运动的真正代表,开创了法国存在现象论的道路,从理论意义上讲,他是从3B(麦尔·德·比朗、巴什拉、柏格森)一代到3H(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一代,然后再到三位怀疑大师(尼采,马克思,弗洛伊德)
作者 杜小真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62-65,共4页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1

  • 1[法]莫里斯·梅洛-庞蒂著.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68.
  • 2[英]博登编著.刘西瑞,王汉琦译.人工智能哲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 3[美]戴维·弗里德曼著.张陌,王芳博译.制脑者:创造堪与人脑匹敌的职能[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 4[法]莫里斯·梅洛-庞蒂著.杨大春,张尧均译.行为的结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 5[法]莫里斯·梅洛-庞蒂著.东亮译.知觉的首要地位及其哲学结论[M].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 6[法]莫里斯·梅洛-庞蒂著.罗国祥译.可见的与不可见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 7Dorothea Olkowski,James Morkey:Merleau-Ponty.Interiority and Exteriority,Psychic Life and the World,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9.
  • 8[法]笛卡尔著.王太庆译.谈谈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 9[瑞士]皮亚杰著.倪连生,王琳译.结构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 10吕东光,文成伟.胡塞尔“现象场”概念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4):139-14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